多方联动,改造升级乡村公共空间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文化的鲜活载体。2019年,宁波启动实施“艺术振兴乡村”行动,积极推动乡村公共空间“微改造”,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宁波大学等10余家高校团队,形成了艺术介入乡村公共空间打造的创新做法,推动艺术设计与农村生产生活需求、乡村治理机制和产业振兴深度融合,探索艺术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经过艺术团队的策划、设计和建造,一个个废弃空间成了乡村的别样风景。象山县涂茨镇旭拱岙村是一个半农半渔村,经过艺术家改造后,老渔船成为村口的地标,拐角处破损的大水缸、气瘪铃哑的废弃自行车变成了村落街角的景观。
艺术家们充分发掘村庄特有的文化资源和生态内涵,突出艺术与民风民俗传统融合,在空间格局和景观塑造上尊重历史记忆。宁海县葛家村、鄞州区城杨村先后邀请高校艺术团队与本土艺术家协同设计美丽乡村,形成“处处有景观、村村有韵味”的自然文化景观,村民口口相传的故事被艺术家搬上10米高墙,成为独有的乡村印记。
艺术赋能,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和艺术潜力。在村庄公共空间改造过程中,一些村民从最初的抵触、干扰到主动参与,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部分村民发挥一技之长,与艺术团队一起出谋划策,有的村民还把自己收藏的根雕、石雕搬到室外美化村庄。
宁海葛家村在乡村改造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村庄自身资源,就地取材,形成了“乡村客厅”“时光场域”“仙绒美术馆”等有特色的乡村盆景,打造出40多个艺术共享空间、300多个文创品。农家庭院、古井老墙、荒废场地都以竹木、石子、稻草、老瓦片、磨盘、猪食槽等为原材料,进行艺术装点和设计改造,卫生死角变成艺术亮点,杂乱无章的小巷子变成风景线。
鄞州区咸祥镇是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和“云南画派之父”蒋铁峰的故乡,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月半渔棉会”和著名印石“大松石”,曾获“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咸祥镇聚焦团队建设,打造“海湾文艺小镇”,培育特色大提琴音乐社团,涌现了嵩江书画院、大松印社、民间音乐社等艺术团队,通过艺术团队的发展推动公共空间的创新利用。
文旅融合,提升乡村公共空间经济效能
观赏四季花海、打卡泡泡屋、制作手工艺品……一到周末,位于宁海湾畔、长山岗上的强蛟镇骆家坑村就迎来一批批游客。
近年来,骆家坑村以建设艺术特色村为契机,通过打造一个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景观节点,串联起观海平台、四季花海、泡泡屋、农耕体验园等公共艺术空间,实现了从艺术的有限介入到艺术的深度融合,成了城里人体验乡村生活、寻找诗与远方的好去处。
在艺术加持下,红火的乡村旅游为骆家坑村注入了产业活力。眼下,村里正大力发展民宿、餐饮等新业态,美丽乡村和文旅融合相得益彰。
借力文旅融合,提升乡村公共空间的经济效能。一些地方把艺术介入乡村公共空间打造与推进乡风文明示范线建设相融合,深入挖掘各村特色文化内涵,突出“一村一品”,将公共空间作为线上的重要节点进行精细化设计,大力推动当地经济民生发展。象山县“风情茅洋”乡村旅游风景线推出栩栩如生的墙体3D画,将线上的银洋村装扮成了一个“童话世界”;“泗洲乡韵”的金家岙村整合村口连片稻田,播种彩色稻谷,设计大地艺术造型打造“爱情味稻”,让村民实现了从“种田地”到“卖风景”的转变,“爱情味稻”也获评宁波市十大乡村爱情旅游胜地。
宁海县深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将艺术介入公共空间打造与全县8类文艺特色游、20条精品线路等旅游资源相融合,集成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窗口。
象山县西周镇儒雅洋村享有千年古驿的美誉,近10万亩浩瀚竹林勾勒出独特的山区休闲旅游风貌。该村巧用古建筑与竹林的资源优势,建立竹乡非遗饮食文化基地和非遗传习中心,结合竹笋节、“竹文化”旅游节、番薯烧酒文化节等农事节庆活动,打造“竹文化”主题艺术村,使之成为村民和外地游客争相参观旅游的场所。
奉化区溪口镇岩头村是国家级古村落,该村先后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等50多所院校合作,打造首个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省级美术写生基地。自2014年以来,已接待艺术家和艺术院校师生数万人次,成功举办“中国画写生采风系列活动”“浙江省水彩画名家写生展”等多个大型活动。
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宁波,艺术介入乡村公共空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宁波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冉红艳老师表示,乡村与艺术的结合,其根本目的不在于艺术创作的成果,而在于经由艺术创作的过程建立劳工互动机制,强化村民主体意识,重塑乡村文化价值。
加快推进乡村公共空间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尊重村民的意愿,增进村民对本土乡村文化的认同,同时激发艺术工作者更多的创意灵感,将艺术与农村需求有效结合起来,提升艺术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有效地提升乡村建设的效率和影响力。
坚持整体推进。从整体上对乡村和艺术进行全面的研究,制定出适宜乡村发展的艺术主题和产业发展规划,对其内容、目标、规模、形式、步骤等进行系统性谋划推进,凸显乡村的主题特色,打破乡村公共空间的单一、匀质的状态,增强乡村整体行为和文化的一致性。
坚持因地制宜。要充分考虑乡村与城市、乡村和乡村之间的地域和文化等差异,结合各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对其进行更新与维护,营造出独具特色的乡村风情。结合山体、水塘、河流等各种自然元素,融入新的要素,使其既具备传统村落的自然之美,又可以满足乡村现代化的新需求。
专家建议,加强乡村公共空间整体规划设计,进一步明确乡村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因村施艺制定乡村公共空间的整体发展规划,结合乡村自身的地理、人文等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乡村发展的战略定位做好文章。加强对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管理,强化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布局,明确乡村公共空间的生产、生活、生态的特征和功能,改变过去乡村空间松散性、随意性、散漫性的特点。
推进艺术与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加强艺术赋能农村传统手工艺,依托地方手工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加强艺术赋能传统农特产品和乡村合作发展,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瞄准农产品高端市场,运用本地独有的手工艺和自然材料,为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同时,通过打造农产品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充分激发当地手工艺人、接受技能培训的村民等群体深入参与的积极性。加强艺术赋能生态旅游产业品牌打造,通过对当地的民居和道路等建筑景观设计进行系统的规划、艺术家在当地创作艺术作品、扶持艺术家与手工艺人合作组建地域特色品牌等多种方式,促进乡村与游客、企业之间的来往,加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集文创产品、休闲旅游度假、户外农耕体验、乡土文化教育、健康养生居住于一体的新型乡村文化生态旅游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