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2021年12月21日

01

国内要闻

1、国家鼓励采取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激励科学技术人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正在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已提请审议。

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区域科技创新、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等方面增加系列规定。其中,针对加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力度,规定“国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进知识产权归属和权益分配机制改革,探索赋予科学技术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制度”,并就奖酬金提取和完善激励措施提出“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的奖酬金提取,按照科技成果转化有关规定执行”,“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等采取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激励科学技术人员”。(央视新闻)

2、央行:11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3426.1亿元

1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11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在债券市场发行方面,11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3426.1亿元。其中,国债发行6697.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6803.8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0131.1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4214.2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296.5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3936.7亿元。

截至11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31.7万亿元。其中,国债托管余额21.9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托管余额29.8万亿元,金融债券托管余额31.1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托管余额30.5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托管余额2.5万亿元,同业存单托管余额13.9万亿元。

在货币市场运行方面,11月份,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共计119.7万亿元,同比增加44.1%,环比增加50.3%。其中,质押式回购成交108.2万亿元,同比增加48.2%,环比增加50.6%;买断式回购成交4317.3亿元,同比增加29.9%,环比增加30.5%;同业拆借成交11.1万亿元,同比增加13.6%,环比增加47.6%。交易所标准券回购成交35.5万亿元,同比增加27.3%,环比增加40.5%。

11月份,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3%,环比下降1个基点;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6%,环比上升2个基点。

在债券市场运行方面,11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22.3万亿元,日均成交10122.2亿元,同比增加49.9%,环比增加19.2%;单笔成交量主要分布在500-5000万元,单笔平均成交量4904万元。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6万亿元,日均成交1624.7亿元,同比增加61.0%,环比增加25.8%。11月末,中债银行间债券总指数为213点,环比上升1.5点。(证券日报网)

3、前11月我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5.24万亿元

12月2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经过由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八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组实地评审,正式通过验收。北京海关将在区内探索建立“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高效通关监管模式,全力助推综保区发展生命健康产业、航空保障产业、信息技术等创新业态,为大兴机场临空区发展提供新引擎。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对外开放高地。前11月,我国综合保税区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5.2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2.86万亿元,进口2.38万亿元,分别增长25.7%,29.2%和21.8%。各地海关加大政策研究和创新力度,重点将综合保税区内各项政策叠加融合,促进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快速发展。山东潍坊综合保税区着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前三季度实现外贸进出口额350亿元,同比增长255%。浙江金华金义综合保税区在杭州海关推动下完善食品加工功能,今年新增进口坚果保税加工企业3家,前11月区内保税加工产值超7亿元。(人民日报)

4、国务院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报告:追责问责7700多人

《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21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介绍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指出屡审屡犯现象初步得到遏制,追责问责7700多人。报告说,总体看,今年的审计整改质量进一步提高,要求立行立改的问题基本整改到位,要求分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的问题进展顺利;有关地区和部门制定修订了一批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屡审屡犯现象初步得到遏制,审计整改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报告指出,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审计整改:中央财政收回结余资金等32.88亿元,中央部门和单位通过加强全口径预算和资金资产管理等整改784.45亿元,有关地方通过追缴或盘活资金、调整账目等整改1681.45亿元,有关央企通过调整账目、清收不良资产等整改1512.68亿元,有关金融机构通过清收贷款、调整贷款分类等整改1.32万亿元;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1435项,追责问责7700多人。(中新网)

5、银保监会:切实解决群众“办卡难”和小微企业“开户难”

据中国银保监会微信公号消息,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通知,进一步优化银行开户服务,解决群众“办卡难”和小微企业“开户难”问题,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统筹风险防控和优化服务。银行办理开户业务时,应当以便民服务为基本宗旨,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优化办理流程,持续识别客户身份。明确前中后台各部门职责,采取差异化服务措施,实施账户分类分级管理。

银行对个人和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下同)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应当优化相关信息系统,有效对接政府有关部门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公安、市场监管、民政、税务、移民管理以及其他公开渠道获取的相关信息,减少需客户自行提供的证明材料,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中国银保监会微信公号)

02

国际要闻

1、世卫组织:2022年必须终止新冠肺炎大流行

当地时间20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夺走了至少330万人的生命,如今每周依然有50000人直接死于新冠肺炎。

谭德塞还表示,数据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传播速度快于德尔塔毒株,新冠疫苗接种者或是康复者有可能再次感染该病毒。疫情不仅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扰乱其他疾病的筛查、治疗和服务。

谭德塞强调,2022年我们必须终止新冠肺炎大流行。所有国家需要投资预防未来这种规模的灾难,并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央视新闻)

2、日本东电正式提交核污水排海申请预计2023年春开始排放

据日本NHK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21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正式向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提交“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实施计划”的申请。核污水预计将从2023年春天起,排入福岛核电站1公里处的近海。

日本政府作出排污入海的决定,引发国内外强烈质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表示,海洋不是日本的垃圾桶,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日方处理核污水不应让全世界买单。日方应重新审视福岛核电站核污水处置问题,在同各利益攸关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启动排海。中方保留进一步作出反应的权利。(人民日报海外网)

3、日本政府5年内将负担1.055万亿日元驻日美军费用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21日报道,日美两国就驻日美军驻留经费分摊问题达成一致。从2022年开始的5年内,日本将承担约1.055万亿日元的驻日美军费用。按照该计划,日本平均每年负担约2110亿日元,相关费用比2021年增加100亿日元左右。

现阶段,驻日美军大约5.5万人。日方负担的费用包括驻日美军基地的水电费、员工工资和训练转移费等。2021财年日方负担驻日美军费用为2017亿日元(约合114亿元人民币)。

驻日美军费用分摊协定通常每5年更新一次。现行协定原定2021年3月到期,因更新协定谈判赶上美国政权交替,双方决定将协定延长一年。(央视新闻)

4、美国敲定更严新车排放标准:2050年前为司机节省最多4200亿美元燃料成本

《华尔街日报》12月21日消息,拜登政府提高乘用车和轻型卡车的燃油效率标准,这是缓解气候变化和推动汽车行业向电动汽车发展的努力的一部分。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周一表示,将要求汽车制造商在2026年之前实现车队平均每加仑行驶55英里的目标,高于特朗普政府期间制定的43英里标准。新标准将从2023年的车型开始生效,并逐年提高。根据EPA的估计,这些标准将使全国范围内的排放量减少近2%。

EPA表示,新规将在2050年底前为美国司机节省2100亿美元至4200亿美元的燃料成本。EPA说,即使考虑到较高的购买价格,从2026年开始,每个购车者在车辆的使用周期中仍将节省约1000美元。(界面新闻)

5、韩国:目标2025年前将半导体等“三巨头产业”竞争力提升至世界第一

韩联社12月21日消息,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洪楠基21日在中央政府首尔办公楼主持召开创新增会议时表示,韩政府明年将动用一切政策力量,力争在2025年前将涵盖系统半导体、未来汽车、生物健康的“三大创新增长产业”(BIG3,又称三巨头产业)竞争力提升至世界第一。

洪楠基表示,全球供应链出现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国家之间竞争加剧,明年国内外的环境决不乐观,韩国应当在全球三大巨头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韩政府计划明年向上述三大产业投资6.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8亿元),同比增加43%,并上调国家战略技术扣税率,为国家高新战略产业制定特别法,同时将支持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合作、车用半导体供应链国产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重组。(界面新闻)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