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获悉,截至目前,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累计建成绿道493公里,环线100公里一级绿道贯通94公里,生态绿地从8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120多平方公里,增加耕地4.18万亩,公园内四级服务驿站的建设为农民提供15万个就业机会。
据了解,成都环城生态公园于2017年9月正式动工,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标志工程、城市未来美好生活的体验空间、推动中心城区转型发展的赋能力量和走向世界的城市名片,建成后将形成一个串联中心城区的无障碍慢行和骑行系统,有效补齐中心城区文化、体育等公服设施短板。
今年年底前,成都将全面贯通100公里一级绿道,串联桂溪生态公园、青龙湖公园等16个重要节点,基本实现筑景成势,形成了整体统筹、保护优先、转化价值、精雕细琢、以人为本五个亮点。
整体统筹
打造土地综合整治典范区 围绕落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要求,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成都制定环城生态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启动环城生态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评估工作,开展耕地保护监管,实现农业区、生态区、建设用地区三大空间有机协调,打造超大城市近郊高标准农田建设典范区。截至目前,已启动2.4万亩水域、213公里骨干水系、206公里连通性渠系综合整治工作,建设灌溉管道90公里,田间渠道30公里,初步完成渠系、路网等基础工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完成土壤改良2.7万亩,集中种植农作物2.4万亩。
保护优先
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区,成都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推进青龙湖、锦城湖、北湖3个集中水体和府河、江安河、清水河、东风渠4大水系水生态治理,修复提升磨盘山、天回山、五龙山3个自然山体,就地保护原生树木30万株,新栽植树木10万株,新增绿地面积2.66万亩,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稳定性。
转化价值
打造场景营造样板区 成都聚焦天府文化、生活交往、特色产业、智慧服务、生态游憩、夜间消费六大功能领域,编制公园城市场景营城指导意见,发布公园(绿道)场景营造和业态融合指引,探索“体育+”“文创+”等户外消费模式,打造一批“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的生活消费场景。已开放园区招商面积突破24万平方米,开设户外消费点位30个,建成特色园4个,植入各类体育、游乐设施350余处,打造体育、亲子、文化等特色场景200余个。
精细雕琢
打造美学理念展示区 成都联合北京林业大学编制印发环城生态公园生态景观提升研究及技术指引、天府绿道绿化管理技术规定等指导性文件,邀请名家大师和头部企业,对生态景观、城市风貌融合进行美学提升,完成78个桥梁“一桥一景”景观营造,建成新熊猫塔、茶马古道等特色建筑20个,植入友谊之环、大邱苹果等友城雕塑23个,整治提升周边区域景观点位134个,初步完成绕城两侧透景透绿,构建环城市、坐标化、地标性美学景观。
以人为本
打造幸福美好生活体验区 成都优化环城生态公园及周边区域总体规划,让环城生态带成为公共服务带、绿色消费休闲带,吸引市民拥抱公园居住生活,为市民创造全新生活体验空间。加快推进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公园城市会客厅、大千博物馆、弘美术馆等重大生态惠民项目,加快植入1050处体育设施、640处文化设施,常态化开展“爱成都·迎大运”为主题的绿道健康行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成都青岛啤酒节”等主题活动300余场,累计吸引游客1600万人次,城市之美宜游宜憩、可感可及。
(记者赵紫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