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成都市正由大规模增量建设向增存并重阶段过渡,中心城区面临承载力不足、吸引力减弱等诸多问题挑战。以规划为先导科学实施城市有机更新、以人为本开展精细化空间治理就成为破解“城市烦恼”的关键。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成都市“中优”区域城市有机更新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发布,以“中优”区域为重点整体谋划成都城市有机更新工作。

《规划》提出,成都将重塑“中优”区域空间结构,推动由单中心均质化的空间结构向“一心两轴、一带一环、多中心”的网络化空间结构转变。

至2035年,“中优”区域全面建成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形成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繁荣兴盛天府文化,率先实现碳排放、碳达峰,成为以天府文化为特质、以现代高端服务业和新兴业态为载体、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城市核心功能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标杆。

此前,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编制的《成都市公园城市有机更新导则》也已印发,加上此次发布的《规划》,在“一规划一导则”的引领下,成都将继续推进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探索城市有机更新。

升级社区生活圈 营造智慧服务和谐邻里等场景

“人本治理”,是《规划》的关键词。

为推动城市有机更新,《规划》提出,成都将立足人本需求,升级社区生活圈。根据《规划》,成都将结合人群特征,补足基本公服短板,提供高品质、特色化的公共服务,营造活力场景,建设便捷周到、缤纷多彩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具体来看,将针对科研人群、商务人物、服务人群、旅游人群等不同人群,营造智慧服务和谐邻里场景、品质办公共享交往场景、主题旅游沉浸体验场景、友爱包容文化传承场景等场景。

《规划》还提出,要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网络,修补水生态系统,活化滨水空间,推动老旧公园特色化、精细化、艺术化改造,通过丰富立体绿化等措施强化生态感知,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此外,《规划》要求,在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要严格保护各类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历史建筑,彰显市井味、烟火气、国际范的天府文化特质,文创、文旅、文化节庆、文化IP结合,整体形成“一环、一带、六段、六线、多点”的结构。

《规划》将努力实现“从关注个体利益向城市整体效益、从注重物质建设向人文关怀、从单个项目建设向片区综合更新、从大拆大建向渐进式有机更新、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的五大转变,引领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宜学宜养的公园城市,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重塑空间格局 优先推动ETCI四类重点地区更新

为促进城市更新区域的活力再生,《规划》强调“发展治理”理念。

《规划》提出,要找准核心驱动,提升城市能级,将城市有机更新融入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中,优先推动ETCI(即EOD生态驱动、TOD交通驱动、COD文化驱动、IOD产业驱动)四类重点地区更新,使之成为城市整体更新的核心带动力量,以此为契机重塑“中优”区域空间格局,推动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均质化的空间结构向“一心两轴、一带一环、多中心”的网络化空间结构转变。

具体来说,“一心”指老城中心, “两轴”指东西城市发展轴与南北城市发展轴 ,“一带”指锦江公园带, “一环”指环城生态公园,“多中心”指依托产业功能区核心区、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富集区、高等级轨道站点周边等形成多层级多中心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规划》要求,突出更新业态功能,在疏解腾退非核心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区域比较优势,以产业功能区和产业生态圈为依托,促进更新与创新联动,积极发展新经济、新业态,稳步提升现代服务业与都市工业,实现更新片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全面提升和老城复兴。

精准识别四类更新对象 确定三类更新模式

如何提升城市有机更新效能?《规划》提出“精准治理”理念。

为精准识别更新对象,《规划》根据各类对象的特征和价值,将更新对象分为老旧居住区、低效商业区、低效工业仓储区以及其他更新区4类。并通过大数据与各区摸底结合的方式识别“中优”区域更新对象总面积约119平方公里(其中老旧居住区约46.3平方公里、低效商业区约9.3平方公里、低效工业仓储区约39.8平方公里,其他更新区约24.3平方公里),划定对城市发展有结构性影响的重点更新单元45个,一般更新单元128个。

《规划》提出,要遵循市场逻辑,对症分类施策。按照应保尽保、多改少拆的原则,确定“保护传承、优化改造、拆旧建新”3类更新模式和“优化功能布局、重构城市结构,更新业态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复兴天府文化、彰显城市魅力,协调旧貌新颜、提升城市形象,修补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完善城市治理、强化共建共享”6大更新策略,提出规划体系衔接、技术标准支撑和政策法规保障的建议,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投融资规建管一体化的模式,统筹片区资源,促进综合更新开发。

此外,《规划》提出,要以持续治理保障持续更新,构建由“法规-管理-操作指引-技术标准”四层次构成的城市更新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关于规划管理、土地利用、项目报建、房屋搬迁、资金筹措等方面的政策。

(记者 彭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