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大皖新闻发布了肥东县桥头集镇一处名为“窝集”的荒地,发现有古代人生活痕迹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11月1日上午,发现者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张靖华博士从考古学角度,向大皖新闻记者推测并认为,窝集很可能曾是合肥地区很繁华的集镇。

发现:荒地发现古钱币,烧制的板瓦、魂瓶残片

张靖华介绍,根据当地群众在窝集荒地发现的古代人生活的遗留物,陶瓷片、古币等物件,从考古学角度来看,这些都可以说都是确定的信息。

张靖华博士告诉大皖新闻记者,根据从窝集荒地发现的古钱币看,有隋朝的隋五铢,还有王莽篡汉时期的古钱“货泉”,宋代古钱,而这些古钱币都是到南宋建炎、绍兴年间为止,“建炎和绍兴年间之后的钱币就没有了。”

张靖华推测,当时有一批居民生活在窝集区域,很可能在当时遭遇了绍兴11年的宋金柘皋之战的影响,所以把大量钱币埋下来了,以后就没取出来过。表明这些居民可能被掳走了或被杀害,否则,正常情况下他们应该把这些钱都取出来,再继续使用。这证明在南北宋时期,窝集是有人居住的。从这些钱币可知,窝集在绍兴年间战争时被破坏过。

张靖华介绍,在窝集荒地还发现了明代以前的板瓦,表面上有碳熏的痕迹,“比明代的瓦厚,应该是宋元时期的瓦,这些证明它不是墓葬。”此外,在窝集荒地,还发现了宋代陪葬器皿魂瓶的残片,“这证明宋代这个地方就有人生活,不是个临时性的聚居点。”

承续:窝集荒地发现有元明清时的陶瓷残片

此外,在窝集荒地,群众还发现了古代人使用的陶瓷片等。根据收集到的陶瓷片,张靖华发现有元明清时期的陶瓷片,并指出即使是遭遇宋金战争的影响,到元代仍然有人聚集在窝集区域。

对于收集到的明代初期的陶瓷片多,张靖华认为,这证明明代初期的窝集,和江淮地区其他地方不一样,因为明代江淮地区其他地方绝大多数移民,都是从其他地方迁来的,但窝集明初陶瓷片多,证明窝集在元代没有衰退,处于连续存在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明清。

采访中,大皖记者看到这些陶瓷片类型很丰富,图案非常精美,档次都也高。“有大明成化年制的陶瓷片,有明代初期、明早期接续元代的陶瓷片,有明中期承接清初期的陶瓷片,还有清中晚期的陶瓷片。”其中一块上面画有“小人跳舞”的明代弘治年间的陶瓷片很精美。

张靖华认为,这表明从元、明到清窝集小镇是有承续的,“像这些,你看质量非常高。像这个(瓷片)是万历年间,很典型的器物,还有清代嘉庆年间以后的瓷片。”张靖华博士分析说。

推测:窝集很可能曾是很繁华的集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古爱好者认为,“窝集”所处的位置地势洼,不是高岗地,并不适宜发展,有可能只是一处古代村落,规模并不大,从找到的人类生活瓦砾等痕迹来看,年代也不是很早。

窝集地势是否适合建立聚落、集镇?张靖华认为这里地形北部较高、东西有山岗包围,加上周围还有河流、泉水和池塘,向窝集所在的区域长年流淌,便于生活,也易于防火,所以这里很容易形成一个适合人长期居住的人类聚落。

根据解放前巢湖北岸的地图看,窝集所处位置是位于几个古镇之间的交通连线的交叉点上,而连接线上很多聚落,比如长宁寺一带的寺门口遗址、柘皋镇等都在唐代以前就发展起来了,推测窝集的发展历史可能比宋代还要早。“目前的桥头集镇的发展的历史,应该只相当于窝集存续时间的十分之一。”张靖华推测并认为窝集很可能曾是合肥地区很繁华的集镇。

消亡:大概率是因太平天国战乱被毁

通过在窝集荒地发现的陶瓷片、古币等,张靖华推测,窝集是一个在巢湖北岸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聚落,但是后期因为战乱、交通变迁等原因,导致窝集衰落消亡。

11月1日上午,在张靖华博士的办公室,他认为窝集衰亡、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战乱,最主要有两次战乱,一次是宋金战争时期的战乱,根据巢湖北岸一些家族的家谱等记载,宋金柘皋之战当地有很多族人被掳走。

另外一次是太平天国战乱,张靖华推测,窝集大概率是因为太平天国战乱时被毁。合肥是进攻中原的一个重要的要塞,咸丰八年左右,太平军清军几次在此拉锯战,而合肥当时是淮军的兵源地,是清政府赖以依靠的武装力量。战乱几乎把合肥向南京方向所有道路交通线上的重要集镇都破坏了,“较为典型的如石塘镇,当时几乎就遭到了彻底的破坏,很多当地的族谱和文献都证明了这一点。”此外,当时和窝集相关的附近几个集镇都被破坏过,“比如和窝集临近的长宁寺寺门口村,还残存有房屋被焚毁的痕迹。”

张靖华认为,窝集位于交通要道上,在战乱中被彻底破坏,不管是从逻辑上、还是丰富的器物证据上都能说得通。“概率很大,窝集在太平天国战乱中,毁坏的很彻底。”受到战乱以及交通线路的变迁,促使桥头集彻底取代了窝集,人们都往北靠向桥头集聚集、做生意了,所以后期才有桥头集镇。(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 摄影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