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爱卫办印发《关于2021年度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评价结果的通报》,公布了对全国407个地级以上行政区域2021年度健康城市建设的评价结果,评选出30个地级以上市(区)为2021年度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江苏省无锡、苏州、南京、连云港、常州、扬州、盐城、南通、泰州、镇江、淮安等11个设区市入选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入选城市总数居各省(区、市)第一位,其中无锡、苏州、南京、连云港、常州等5个设区市进入全国前十名。2019-2021年,江苏省入选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总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

近年来,江苏省紧紧围绕“共建共享 全民健康”战略主题,充分发挥爱国卫生组织动员优势,在巩固卫生创建成果基础上,开拓思路,创新举措,统筹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健康城市建设样板。

坚持政府主导,完善政策保障

2017年6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出台《“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城市建设作为健康江苏建设的重要抓手,明确目标要求,推动各地将其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绩效考核内容,强化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省爱卫会先后印发《关于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行动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提供政策保障。省爱卫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部门协作,多次召开健康城市建设动员会、推进会,推动各部门将健康城市理念和建设任务融入日常工作;指导各地科学制定健康城市发展规划,合理确定目标,完善保障机制,认真组织实施;每年举办健康城市建设培训班,解读建设标准,培训业务骨干;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监测评估,推动健康城市建设动态管理、良性发展。

坚持试点先行,探索建设路径

江苏省在持续巩固卫生城市创建的基础上,注重构建健康社会、发展健康文化、培育健康人群,逐步升级转型至健康城市建设,有效承载爱国卫生运动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上世纪九十年代,全省多数城市在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后,主动探索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张家港市、苏州市先后于1994年、1999年启动健康城市建设;2005年“健康城市联盟中国分部”落户苏州;2008年之后,各市陆续开启了健康城市的探索实践。2016年,苏州、无锡、镇江3市入选全国首批健康城市建设试点。与此同时,省爱卫办确定19个市为省级试点,覆盖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各试点市围绕健康城市建设重点领域,细化目标任务、优化部门协同、强化督导考核,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全省先后有12个城市(区)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联盟,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联盟颁发的奖项累计达到34个。苏州、无锡、镇江等市分别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交流分享经验。省爱卫办及时总结提炼优秀案例和典型经验,遴选健康城市建设示范点,编写《健康城市的江苏探索》《健康江苏建设示范点案例集》,为各地提供可学习、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坚持点面结合,促进融合发展

全省各地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工作基础,因地制宜开展创新实践,探索各具特色的经验模式,逐步形成点、线、面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苏南地区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既做好健康城市建设“规定动作”,又创新“自选动作”,打造更多特色亮点;苏中地区扎实抓好基础工作,突出自身优势,提升建设质量;苏北地区对标找差,加大推进力度,先易后难、培育典型。借鉴健康城市建设理念和评价指标,2016年省爱卫办率先出台了省健康镇村和“健康细胞”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鼓励各地探索开展健康镇村及“健康细胞”建设。根据实施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建设标准,制定年度目标任务,指导各地规范开展建设。把“健康细胞”建设作为健康城市建设网底工程,夯实健康城市建设微观基础。以建设整洁宜居环境、提供便民优质服务为重点,推进健康社区建设;以落实职工健康管理、营造健康工作环境为重点,推进健康单位建设;以家人身心健康、家庭文明和谐为重点,推进健康家庭建设。全省已建成省健康镇244个、健康村(社区)3222个、健康单位9030家、健康家庭7万余户。

下一步,江苏省将继续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江苏建设为统领,从居民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入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高质量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贡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