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研究制定的二十二项《关于加强青海省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措施》,向新闻媒体进行公布,这也是近二十年来由省政府出台的草原保护修复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
草原是我省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也是全省各族群众世代生活的家园和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青海草原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拥有天然草地4213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60.47%,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0.72%,居全国第四。
近年来,我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经多年努力,我省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2020年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4%,比2015年提高3.82个百分点。力争在2025年达到58.5%的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带动培育了350多支草原生态修复队伍,每年吸纳参与草原生态建设的牧民群众达2万余人。
《若干措施》针对草原资源现状、草原生态状态以及草原退化等方面制定了相关保护措施。着力构建草原调查、检测评价、预警及标准化四大体系,建立草原资源“一张图”,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分类施策、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草原资源管理,推动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通过落实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原、发展草牧业、大力发展草种业、培育发展草产业、增加生态产品供给等,实现草原生态良好和牧民增收致富的双赢。
据了解,措施的制定出台,将有利于全面加强草原保护管理,推进草原生态修复,促进草原合理利用,稳定和提升草原生态系统功能,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引领,构筑草原生态安全屏障,推动草原生态高质量发展。(记者 叶文娟 实习记者 张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