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有关部门报告了该省粮食流通监管工作情况。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孟军表示,今年山东夏粮收购呈现市场主体活跃、市场价格高开、跨省流通增加的特点,市场监管难度增大。针对这种情况,该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完善措施、压实责任,认真组织开展夏粮收购执法监管工作,切实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确保粮食安全。

据孟军介绍,4月15日,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贯彻落实新《条例》为契机,在创新监管方式上下功夫、求突破,监管效能不断提升。两部门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部门协同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差异化监管。积极配合首次开展的全国性的“亮剑”专项执法行动,紧密配合、各负其责,全面开展行动;首次将粮食购销检查纳入全省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纳入清单后,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提升了计划性和操作性;首次使用全省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开展联合检查,维护了市场秩序,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截至8月25日,全省收购小麦740万吨,同比增加70万吨。粮食市场运行平稳、秩序良好。

据孟军介绍,从全省看,储粮安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有”上。首先,有信息化的手段“管粮”。推广应用“四合一”储粮新技术,做到“绿色、智能、精细、安全”储粮。在全国率先上线粮食流通管理云平台,建设覆盖省市县三级地方储备粮的远程监管系统,412个地方储备粮库完成智能化升级,实现了远程监管。其次,有充足的仓容设施“储粮”。全省完好仓容4170万吨,而且规模适当、布局合理、仓房完好、设施配套;应用环流熏蒸系统仓容2369万吨,应用粮情测控系统仓容2700万吨,应用机械通风仓容2980万吨,粮食损耗、单位能耗和化学药剂使用量明显降低,仓储设施条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第三,有完善的产后服务体系“保粮”。近几年,该省把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已建成280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积极为农户提供粮食产后“五代”服务,粮食产后损失降低4个百分点,有效解决了农户“晒粮难、储粮难、销售难”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粮食品质,促进了农民增收。

(马永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