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分层分类保障制度,实现社会救助“一网通办”“全城通办”,全面提升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已于近日正式印发。规划提出,本市将积极推动开展社会救助地方立法,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就业、采暖等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相结合的“北京版”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根据规划,本市将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保障制度。建立多维贫困评估指标体系,区分收入不足、支出过大、专项需求、突发急难等救助需要,精准制定救助措施,形成务实管用、分类分层、精准保障的救助制度。
规划提出,本市将健全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完善困难群众定期摸排制度,推进社会救助由依申请受理向主动发现转变。依托“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着力解决急难性、个别化、跨部门问题。完善与户籍、税务、不动产、公积金管理、银行、证券、保险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常态化数据信息共享制度,提高核查效率,压缩核查时限,确保救助公平及时。
为适应人户分离实际,打破户籍限制,本市将全面实施社会救助“跨区申请、一网通办、全城通办、掌上办理”制度,方便群众快捷办理。根据规划,本市将完善精准救助服务体系,深化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基层组织等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救助的制度机制。通过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协同的救助体系,综合提供一揽子、精准化救助服务,畅通民生保障“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