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表示,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经济工作、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均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的特点持续显现。据市场机构分析,2021年全年我国GDP有望达到110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从国际看,全球疫情走势仍存在很大变数;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增长动能有所减弱;全球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一些地区地缘政治局势更加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产业链供应链仍有一些堵点卡点,下游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一些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也不容忽视。尽管存在风险挑战,但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和强大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在围绕中央经济工作明确的2022年主要目标任务,结合发展改革工作实际,提出要重点把握以下6个方面:

1。 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牢把握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多重目标的统筹平衡,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相机调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联动,推动财政、货币、就业政策和产业、投资、消费、社会、环保、区域等政策形成系统集成效应,慎重出台具有收缩效应的政策,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 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畅通经济循环上下功夫。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继续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稳定恢复,有效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市政、交通、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补短板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3。 以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着力推进助企纾困,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加大对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的精准支持,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着力推动工业经济运行振作起来。先立后破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建设,带动与之配套的电网和为其调峰的煤电机组新建扩建和改造升级,推动相关产业优化升级

4。 更加注重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动力活力。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落实稳外贸各项政策,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积极协调推进重大外资项目。大力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打造支持中欧班列通关口岸、枢纽节点、海外仓等建设的政策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

5。 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机制,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强精细化用能管理,确保能源安全保供和稳价。着力破除产业链突出瓶颈制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强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防止各类风险跨地区跨领域跨市场传导,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6。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持续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