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态环境厅近日举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新闻发布——保山、红河、文山、普洱专场发布会,就4州(市)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发布和解读。
“十四五”期间,我省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努力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十四五”以来,保山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影响民生福祉的环境问题为导向,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2021年,保山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6项污染物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3大水系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以抓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为抓手,近年来,保山市先后制定印发《保山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投诉举报问题整改方案》《保山市东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整改目标任务总体方案》《保山市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交办涉及保山市问题145个,目前已整改完成115个,还有30个正在按要求推进整改。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把异龙湖保护治理作为全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坚决打好异龙湖“湖泊革命”攻坚战。目前,已初步划定异龙湖湖滨生态红线80.51千米,湖滨生态红线围合面积70.12平方千米;初步划定湖泊生态黄线66.49千米,湖泊生态黄线围合面积157.69平方千米。此外,组建了一支67人的科研团队和专家咨询队伍,长期为异龙湖保护治理提供全过程技术咨询服务。同时,编制《异龙湖流域污染源调查实施方案》,扩大水质监测范围,加密水质监测频次,加强水质下降分析预警通报。
紧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改善目标,红河州2021年6月发布《红河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提出了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底线和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利用上限等要求,明确了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十四五”以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严格环评审批、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服务窗口“下沉式”前置、服务力量“现场化”办公、服务提醒“全程化”跟踪,进一步提高环评审批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项目环评编制阶段,生态环境部门在深化环评服务、提醒告知、现场指导的基础上,对项目业主实行环评编制要点、技术导则提前告知,加快审批进度,促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对“四个一百”“八大产业”“三个三十”等领域重点项目,实行环评动态管理和联络员制度。
普洱市以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今年1至4月,普洱市政府所在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比2021年同期的96.7%提升3.3%。普洱市持续创新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率先在全国探索推行GDP(国内生产总值)与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并发布GEP核算成果。积极申请并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TEEB(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研究)倡议,成为TEEB示范基地,景东县成为全国首个挂牌的TEEB示范县。(记者胡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