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5月7日-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江苏省地震局开展了网络探访南京地震监测中心站等活动。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江苏平均一年发生小震约200次。随着监测手段不断升级,江苏地震速报时间从最初的半小时缩至1分钟。

世界仅存的最大最重的地震仪依旧在工作

南京基准地震台始建于1930年4月,1931年1月建成投入观测,1932年7月8日首次记录到地震,是我国自己设计、筹建、管理的最早地震台站之一。九十年来,它默默洞察地球脉动。

南京基准地震台里存放着一台维歇尔地震仪,这台87岁的高龄地震仪,在2019年7月14日这一天仍能完整记录下印度尼西亚哈马黑拉岛发生的7.1级地震。

维歇尔地震仪由德国科学家维歇尔研制成功,仅生产了三台,其中一台就在南京基准地震台。这台维歇尔地震仪除自1930年起=一直工作至今,只在抗战期间停摆了五、六年。1976年5月29日,云南西部龙陵县在两小时内先后发生两次强震,这台维歇尔地震仪是当时全国唯一一台能够记录龙陵双震的地震仪。这一“镇台之宝”不仅贡献巨大,还一路见证了南京基准地震台的历史与发展。

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努力,江苏地震局已经能够自主研发观测设备,观测形式实现网络化,数据处理实现计算机全自动化,地震参数速报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1分钟左右。

虽然历经时代变迁的沧桑,但在几代地震工作者的精心维护下,这个体重17吨的“巨人”如今依然敏感:对着摆锤猛吹一口气,金属笔尖便能在熏烟记录纸上记录到0.5厘米的震荡波。

“华夏第一台”由竺可桢先生倡导

作为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自己管理的最早的地震台站之一,南京基准地震台已走过89年风雨历程,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虽有辗转,但一直坚持地震观测,使连续观测从未中断,为中国地震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该台前身北极阁地震台始建于1930年4月,由竺可桢先生倡导、金咏深负责在南京北极阁筹建,隶属于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1931年3月落成,台址在南京城内钦天山山顶,命名为中国南京北极阁地震台,当年10月安装德国产维歇尔地震仪并于次年投入观测。1932年7月,北极阁地震台开始出版《地震季报》,1933年逐步开始与包括美国、日本、法国等在内中外数十个地震机构和台站交换观测资料。

1937年8月,侵华日军飞机大举轰炸南京,北极阁地震台被迫停止工作。1937年秋,北极阁地震台实施搬迁。抗日战争期间,北极阁地震台西迁至重庆北碚命名为北碚地震台,属于中央地质调查所。北碚地震台在李善邦先生领导下,研制成中国第一台机械式地震仪“霓式地震仪”。根据地震记录,北碚地震台实际工作期为1943年5月14日至1946年5月18日,3年时间共记录到109次地震,编写单台观测报告4期,北碚地震台也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唯一工作的地震台站。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台有中山陵和高淳观测基地两个观测点,日常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山陵测点进行数据处理与上报,高淳基地采用的是无人值守有人看护模式。南京台目前拥有地震观测、地磁观测和地形变观测学科的测震、地磁、地电、大地电场、钻孔体应变及短水准测量等观测研究项目,各类观测仪器十多台套,是一个综合型的地震台站。同时,承担着全球大震分析、全省地震速报、地震前兆监测任务及与国际、国内资料交换的任务。

短水准测量寒来暑往,风雨无阻

与地震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在现代构造环境下曾有活动的那些断层,即活断层。而短水准测量就是用于台站活断层测量的观测仪器,观测断层两侧的高差变化,得出数据,监测地壳运动。那么,这个测量工作是怎样的?“中山陵场地布置了测线,大约一公里。我们一行三人,就是沿着测线布点进行观测。测量精度比较高,能达到微米级。节假日、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要测量。来回测量两次,一共两个多小时,风雨无阻。”工作人员介绍。

另据介绍,地震发生时,地下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等一系列的异常变化。据了解,目前可以利用现代地震监测手段观测到其中的一部分异常,通过对观测到的异常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就可以开展一定程度的地震预测实践。目前,地震的精确预测仍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要想获得突破还需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记者 徐媛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