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广交会与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商务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有关部门介绍了广州是如何利用广交会等平台,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并为广州如何更好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言献策。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既是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赋予广州的新功能定位,也是广州依托自身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广州必须聚焦“国际”这个方向、紧扣“消费”这个核心、突出“中心”这个关键,发挥好市场容量大、产业基础好、消费群体质量优、新兴消费增量多等优势,快马加鞭,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城市的高级形态,是国际化大都市极为重要的城市功能,是全球化持续发展、全球消费市场一体化的重要产物。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大胸怀、大构想、大手笔。
写好这篇大文章,要从服务型消费破题。释放消费潜力,最大的空间在于服务型消费。权威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中服务型消费占比高达52.5%,未来还会进一步提升。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以服务型消费为载体,推动物质消费、精神消费、知识消费、文化消费联动融合、共同发展。
写好这篇大文章,要从消费环境承题。在开放性方面,需要高度开放的贸易与投资环境、相对完备的国际商业规则和法律体系,还需要满足签证便利、人员往来通达、货币兑换和支付便捷等条件。在包容性方面,需要接纳多元文化和消费群体。在消费政策方面,需要健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以及合理的税收激励措施等,不断提升消费环境吸引力。
写好这篇大文章,要从消费体制机制创新入题。“国际化”意味着面向全球供应者、消费者,必须具备运营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散能力,因此必须提高产品和服务规则、规范、标准、管理的国际化水平。为此,要在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此,要练好内功。用足城市优势,广州作为一个已经较为成熟的国际型消费城市,拥有中国最大的消费批发市场,拥有广交会这个重量级的展会,还有辐射东南亚巨大潜在消费市场的区位优势,要用足用好这些优势;强化高端供给,要积极引进高端消费品牌跨国企业和各类旗舰店、体验店,大力发展直播电商、跨境电商、首发经济、免税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商圈升级,要以打造享誉世界的商圈为目标,推动广州商圈更新升级,营造良好的消费基础设施和氛围;企业以“智”提“质”,推动智能制造与国际接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支柱产业,强化智能港口、智慧物流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
为此,要用好平台。突出特色平台,充分发挥广交会的龙头作用,办好金交会、文交会等国际展会,加强本地“老字号”“老品牌”营销推广,塑造国际化消费场景,构建“广卖天下货”的国际消费载体;发挥会展效应,延伸会展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率先打造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提升大湾区集聚与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
为此,要统筹协同。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涉及商业、旅游、文化、体育、会展等多个行业,工作千头万绪,任重而道远。因此,必须突出组织保障,坚持全市统筹、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完善配套政策和工作机制,以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推进工作落实,形成强大合力。
(广州日报评论员练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