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在全国唯一的跨省域共建新区——川渝高竹新区的四川渝兴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里,12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占地35亩的两个车间内,100余名工人各司其职,人歇机不歇。
“开年后就一直赶货,订单已经排到6月。”公司生产部负责人王海成介绍,公司于去年4月整体搬到高竹新区,厂房面积、员工人数均增加了一倍,相应的生产能力也扩大一倍。
一边忙生产,一边忙扩能。王海成介绍,公司已经启动二期项目建设,计划再投资7000余万元,新建两个车间。王海成坦言,新区毗邻重庆中心城区的地缘优势,是吸引公司入驻和追加投资关键因素。公司货物都是大宗运输,对物流条件要求极高,从新区出发到重庆空港园区,目前仅需50分钟。
事实上,随着南北大道、包茂高速高竹互通加快建设,新区的交通区位还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近段时间,高竹新区南北大道邻水段施工现场,每天都有150多台机械、500多名工人抢抓晴好天气紧张施工。“年底前,全线达到通车条件。”项目业主单位负责人刘斌介绍,南北大道全线通车后,从川渝高竹新区到重庆中心城区,将从现在的50分钟缩短到半小时。
南北大道邻水段项目、包茂高速高竹互通被纳入广安市“挂图作战”的100个省市重点项目。按照广安市“挂图作战”要求,川渝高竹新区采取“每周一清单、每周一调度、每周一收官”的工作方法,把项目目标任务细化到每一段路基、每一个山头、每一个桥涵,并且每周一接受无人机航拍“监工”。
“有图有真相”倒逼项目保时保质。截至3月18日,南北大道邻水段项目一季度“挂图作战”的全路段48%路基工程、35%桥涵工程目标任务提前完成。包茂高速高竹互通仅剩584米连接道路及立交工程,四川交建公司100多名工人从今年2月进场后,采取三班倒模式,全力打通“最后半公里”。
交通建设是提升新区承载力的“先行官”,科技创新则是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总投资23亿元的川渝高竹新区科技创新基地,于今年1月正式开工,已有两栋“别墅式”研发楼主体封顶。该项目集产业孵化区、科创孵化区、配套服务区于一体,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
“科技创新基地是新区的核心项目,事关新区产业发展的规模与质量。”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钟超介绍,新区目前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四川省汽车行业技术研究院、重庆大学低碳研究中心已签约落户新区,正待科创基地建成后正式入驻。
“全力以赴抓项目是新区2022年工作最大亮点。”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唐家文介绍,新区从“交通先行、产业支撑”两方面进行攻坚,今年新区将实施续建类重大项目14个、总投资25.32亿元,新开工重大项目43个、总投资256.64亿元。新引进项目25个以上,投资额100亿元以上。
助力项目建设,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正加速推进。“作为全国唯一跨省域共建新区,川渝高竹新区肩负着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使命。”唐家文介绍,继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投运后,跨省域办电中心也将于近期投用。今年,新区将用好川渝两省市支持新区改革创新发展7个方面28条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按照“一体统计、前台集成、跨省分享”原则,探索经济统计分算方式,实现数据共享和发展成果跨省分享。
数据显示,川渝高竹新区一季度计划新开工和续建项目26个,完成项目投资4.7亿元,截至3月27日,两项目标任务均完满完成。今年一季度,新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亿元,同比增长7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