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3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以前种树,现在‘种’理念”》的报道。

“以前这里是白茫茫的一片,现在都变成了绿洲。”

“白茫茫……”

“绿洲……”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棋子湾海浪声声,海风阵阵。63岁的陶凤交面朝大海,反复练习、试图纠正自己不标准的发音,声音里透露出一股倔强。

在她的身后,连绵的木麻黄树郁郁葱葱矗立在一望无际的海岸线上,像一道绿色屏障守护着沿海的村庄。

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是一座丰碑。几十年前,棋子湾沙丘成堆,风沙漫天,是海南岛面积最大的荒漠地带。恶劣的环境严重威胁着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一次台风来袭,流沙淤塞渔港,无法进港避风的渔船被台风掀翻,陶凤交所在的村子有渔民命丧大海。

从那以后,陶凤交带领着村里的姐妹开始了与风沙的较量。大家肩挑上百斤的苗木,脚踩滚烫的沙子,头顶毒辣的阳光在沙丘上挥汗如雨,日复一日。

最大的困难不是劳动的艰辛,而是树苗栽种后高达99%的死亡率。“年年种树不成林”,树死了再种,失败了重来,在流沙绝地,陶凤交她们的坚韧付出,终于得到回报:她们摸索出的先种野菠萝再种木麻黄的土办法成功地使造林的存活率上升到了80%以上。曾被前来考察的外国专家断言不可能治理的荒漠长出了绿色。

昔日里的荒凉之地,如今成了海南旅游的一张名片。在近30年的时间里,陶凤交带领着最多时只有百人的娘子军,在棋子湾3.38万亩的荒漠上种下了588万株木麻黄。

为了宣传陶凤交们的精神事迹,记录这个生态奇迹,昌江县在棋子湾设立了“植树娘子军纪念馆”。考虑到能让陶凤交的生活有一份收入,最近当地还聘请她担任纪念馆的管理员。

然而,陶凤交对这样的安排并不满意。

她找到主管部门,提出还想兼任馆里的义务讲解员。她的理由简单充分:脑子里有讲不完的种树故事,自己对防风林也有着比其他讲解员更特殊的感情……

陶凤交如愿以偿。老劳模主动扛起了新使命,但挑战也随之而来:她只读了几年小学,识字不多,展板上的很多字她都不认识;这些年除了外出接受表彰,她几乎都没离开过棋子湾,长期使用方言,普通话很不标准。

种树时的那股倔强劲再一次被陶凤交用在了识字练普通话上。她用手机把纪念馆展板上的文字全部拍了下来。不认识的,回家让孙子教她。乡音浓厚,她有时间就张口练习解说词,家里练、馆里练,有时会去海边对着大海练。她也留心馆里的大学生讲解员的讲解,琢磨出“有时候加个手势,效果会好不少”的心得。面对记者的采访,从不服输的她也不得不承认:“做好讲解比种树那会难多了。”

为了检验自己一段时间以来的努力成果,植树节前,陶凤交在纪念馆为一群来参观的游客试讲了一次。虽然普通话依旧不标准,讲解也不够流畅,但内容很丰富很有吸引力。那天,她讲着讲着情不自禁地哭了。她说,想想当年吃的苦,看着今天家乡的变化,自己没能忍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以前是在种树,现在要‘种’思想,‘种’理念。”陶凤交说,今后想通过讲述姐妹们当年的植树故事,把生态保护的理念种到更多人的心里。

她用力地扬起一只手,满脸执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