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国家电网浙江电力(余杭)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在小古城村奔走,认真巡查,分类记录,粘贴用电服务便民卡,加强电网春季供电安全性。

近年来,小古城村以新时代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鼓励村民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区供电公司围绕绿色用能低碳发展、共同富裕均衡服务、数字化乡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小古城村走上共富发展道路提供有力支撑。

大樟树下办好“心头事”

径山镇小古城村有着“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特色民主议事制度。吴建青是国家电网浙江电力(余杭)红船党员服务队队员,也是一名电力网格员,他常常来到村口的大樟树下,和村民们一起商议用电难题,帮助村民们解决实际困难。

“在一次议事中,村民们商量着要保护小古城村的生态,他们提出‘不砍一颗树,不卖一株苗’。”这让吴建青和服务队队员们犯了愁,但最终还是制定出一个配套方案,把村里7公里裸导线全部换成绝缘导线,100多根10米电杆进行“上改下”,避免树线缠绕隐患的同时,也让村里难觅杆影。

吴建青发现,水管爆裂、管道堵塞、电灯跳闸等突发情况,常常让村民们手忙脚乱。对此,区供电公司组建了一支农村表后水电综合服务队,搭建“表后一点通”小程序报修平台,创新“政府出发、供电指导、社会服务公司接单”农村居民综合服务新模式,实现了供电、水务领域业务联合报装,加快推进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

听民声、商量办、破难题,村民们最盼望解决的“成长烦恼”,在村口的大樟树下一一得到解决。

2021年,小古城村线上办电率达100%,办电时长平均减少31.42%。区供电公司累计为客户减少接电成本约4.6万元,实现18项办电业务“一次都不跑”。

数智之力关爱“身边事”

乡村供电服务水平的提高,用电“幸福指数”的提升,是区供电公司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锦囊妙计”之一。区供电公司利用电力大数据综合分析应用,对关爱老人、绿色出行推出电力“关爱码”,远“杭”无忧民宿充电桩覆盖计划,创建多维数字服务场景,满足新时代乡村多元化、个性化用电需求。

家住小古城村钱三组的蒋雪娟今年88岁,平时独居。5月13日,余杭数字乡村平台“禹上一修”微信小程序跳出电力“关爱码”红码信息:“蒋雪娟家中用电情况异常。”吴建青收到消息后立马上门查看,发现是厨房插座故障,老人安然无恙,他帮忙排除故障,老人家中恢复了正常供电。

电力“关爱码”当起乡村“智慧医生”。区供电公司为老人家安装智能电表,利用大数据分析老人用电规律,通过当前和以往用电情况比对,形成红、黄、绿三色电力“关爱码”,全天候监护独居老人生活轨迹动态。

像这样应用电力大数据服务乡村治理、赋能绿色发展的场景在小古城村处处可见。民宿老板娘郑凤章打开手机对准充电桩二维码,一扫就能为爱车充电。“家门口有了充电桩方便多了,电动车自驾的游客也不用担心充电问题了。”未来两年,区供电公司计划对西部山区520余家民宿合理布局建设充电桩,让引以为傲的城市1公里充电生态圈,在余杭乡村绿道上“一路无忧”。

电力保障做好“关键事”

“有电力保障做坚强后盾,村民致富的路越走越宽。”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说。

在小古城村沉古民宿,开出的11间客房全部采用电气化设备。说起设备电气化,店长高湛的理由很简单:干净、服务好。

六年前,区供电公司结合小古城村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投资900余万元,完成7个台区线路改造、5个台区增容布点,新增变电容量1250千伏安。“大功率电器设备放心用,来再多游客也不担心。”从高湛那里,记者听到了物质富足、生活幸福的声音。

电力充足了,生活用上“放心电”,生产用上“致富电”。村民金汶斌是一名回乡创业的“90后”,组建了一支电商团队,通过直播帮助村民将绿茶、红茶、茶饮料、抹茶及糕点推向市场。金汶斌深知,致富离不开两根线:一根是网线,能让土货从村里走向村外;另一根是电线,能让特色产业生“金”,百姓鼓起钱袋子。

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如今,小古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2021年,小古城村接待游客32.6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达99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9326元。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一步步实现。区供电公司将持续擦亮小古城村“绿色”这一发展底色,不断提升乡村电力服务水平,丰富电力应用方式与场景,绘就共同富裕的“新图景”。(记者 华文佳 通讯员 张德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