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学生考研报名人数逐年攀升,考研之路变得越来越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考研报名人数为457万,二者的比例接近2:1。有社会舆论认为,当前考研正在走向一种“高考化”。透过社会热议和舆论纷争,我们切实有必要做冷静反思和系统思考。
首先,高校应树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办学理念。有研究表明,当前有些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上存在偏差,过分鼓励学生考研,以考研为目标进行本科教学,不但使考研应试化,容易把学生都“教育到”走考研这条路,而且也严重影响本科教育质量。过分鼓励学生考研,会导致人才培养结构的严重失衡,也会造成大量的教育资源浪费。大学的成熟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成熟,大学的差距也主要是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差距。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校的首要职责和使命。高校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全力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堪当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应大力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必须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要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正确认知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性格,包括对自我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和道德水准的科学评价,从而根据自身个性特点和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目标以及实现途径。一旦有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踏踏实实的准备工作,在面临就业和考研的选择时,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条件做出理性的选择,而不是将考研作为一种逃避就业、逃避责任和逃避社会压力的手段。
再次,应在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当前,尽管考研成为一种“社会刚需”,但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更应保持一种战略定力。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的主题主线已逐渐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升质量、追求卓越乃是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核心任务。当考研成为众多毕业生趋之若鹜的选择甚至成为当前社会舆论热点的时候,研究生培养单位更应坚持育人为本、需求导向、创新引领,在内涵建设、制度规范和质量提升上下功夫,从而办出具有学校特色与国际水准的研究生教育,为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当然,有理由相信这种近似“高考化”的考研状况也应被视作就业市场的信号传导,应当想方设法激发经济活力、扩大就业规模,不断做大劳动力就业市场“大蛋糕”。同时,须尽快扭转唯学历、唯名校的用人导向,治理社会存在的学历高消费现象,让考研不再成为大学毕业生理所当然又普遍强制的“人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