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公兴场,别名“坛罐窑”,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因公兴有三口规模大、产品质量好的大窑而得名,目前社区一直延续这一传统文化。目前社区辖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有本地户籍841户、常住人口4706户、常住总人口23000余人。其中新居民人口占比98%,是一个典型的老场镇上住着新居民。

为了进一步丰富社区坛罐窑文化承载形式,增强新居民对文化的认同,推动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社区文化传承和社区治理行动。公兴场社区委员会联合成都中公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公兴初级中学、公兴小学和新城幼儿园开展校社合作项目,积极推动学生师生及家长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坛罐研学,弘扬社区传统文化

公兴场社区以党建联建共建为抓手,以坛罐文化体验为载体,联合公兴初级中学、公兴小学开展和公兴场新成幼儿园开展15次陶艺教学实践课程,带动400余人次的学校老师和亲子们通过参与陶艺制作、参观和课程讲学等行动深入了解社区坛罐窑文化内涵,并借助母亲节、成果展等大型节假日活动契机,开展母亲节感恩、慰问探访社区困难老人等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传统工艺,让亲子家庭们在陶艺体验中、活动参与中加深对社区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推动大家共同传承发现社区优秀传统文化。

校社联动,共建儿童友好社区

在学校师生和家长们对社区文化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基础上,课程结合前期收集的居民需求以及社区调研的意见建议,共同商议确定了社区行动计划--打造儿童友好环境。确定主题后,通过开展5次儿童友好共建行动,整合四川文产院墙绘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带领80余人次参与到儿童友好公园优化提升和儿童友好主题墙的打造行动中,共同建设温馨、安全、有趣的儿童友好公共空间,共同推动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党建引领,携手共推社区治理

近年来,社区在怡心街道的指导下,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居民需求为本、文化传承为线,积极联动属地单位开展党建联建共建工作。本项目通过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公兴场社区党委联动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公兴初级中学、公兴小学、新城幼儿园以及社会组织等单位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共建、社区文化传承、学生社会实践、儿童友好环境建设等多样化的服务,促进党组织共建、资源互通、信息共享、活动合开,切实带动了学校师生、家长、能人达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行动,有效提升了属地单位和居民的认同感、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实现了社区治理和发展同频共振相融互促。(图片由怡心街道授权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