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通胀十分严峻,11月CPI上升至4.9%。因为欧元作为区域统一货币,在经济、金融、政策与市场尚未统一的局面之下,受到的冲击前所未有。

相对美国11月CPI上升6.8%,欧元区通胀还没那么高,但欧元区各个国家情况差异巨大。如德国11月通胀达到6%,这是1992年德国最高通胀率;相比之下法国只有3.4%,但也是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这两个欧元区核心成员国的差异必然影响对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不同态度与取向。德国急切需要加息,而且德国在权重上享有很重的话语权。尤其是目前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离职,新任总理朔尔茨的任职基调与执政能力尚不知晓。而目前欧元区凝聚力远不及默克尔时代,整个欧元区政治、经济分化十分严重。

欧元区其它国家通胀也不容乐观,比利时11月通胀达到7.1%,意大利的通胀为4.0%。比利时是西欧发达国家,也是欧洲重要的政治与国际关系所在地;意大利是南欧经济发达国家,但经济退化比较严重。因此,这些国家通胀情况的差异将导致欧元区政策难以统一协调。

欧元区各国都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却存在难以融合的难题。前期意大利因为财政超标问题与欧盟分歧严重,未来意大利退出欧元区将随时发生。因为意大利一直认为欧元区并没有促进意大利经济进步,反而拖累经济较为严重。意大利对欧盟财政约束的不满,其实质还是对区域化合作具有抵制情绪。

欧元区出现这种局面,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欧央行货币政策缺少财政政策配合与扶持。其中包括财政赤字无法协助货币政策,财政超标又无法自控与节制,意大利不良示范已经导致欧元区财政政策分化。欧元区至今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是欧元区的一大关键问题。多年来欧元区采取很多举措以求货币联盟的完善,但财政分歧是欧元老大难问题,包括共同存款保障、欧元区预算、欧洲稳定机制(ESM)等,欧元区都因财政政策分歧对欧元的国际地位不利。过去的欧债危机无论希腊或意大利均存在对欧元区货币稳定与政策抉择的困扰。

另一方面则因为欧元区债务风险有爆发可能。欧元区债务比率2021年升至新高,预计为超过总经济产出的102%,去年欧元区国家债务总额达到总经济产出的100%。尤其希腊是赤字最高的国家,预计今年债务总额将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08.8%,随后是意大利,比例为160%。

经济态势的差异,进而对货币政策制定形成干扰,甚至限制欧央行货币政策作为,名存实亡的欧央行预示欧元凶多吉少。

(作者系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独立经济学家)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