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北京昌平区发现多起京外关联疫情病例,成为北京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大规模的核酸筛查也随之进行。面对突然陡增的检测量,承接北七家镇、东小口镇等地核酸检测工作的昌平区检测机构吉因加医学检验实验室,如何完成单日最高筛查近30万人次重任?近日,《北京日报》就对此进行了题为《紧急调方舱、实验室连轴转!探秘核酸实验室如何日筛30万人次》报道。

吉因加新冠核酸专项负责人杨华志表示:从“10月22日晚上,我们接到要参与大规模筛查工作的电话后,公司第一时间决定在启动‘北京实验室’+‘方舱实验室’组合,在实验室基础上,再从外地调配一台方舱实验室,扩充北京产能。”也正是从那一天开始,公司的全体员工基本都在各自岗位上开始了“白加黑”的工作状态。由于要负责实验室的数据报送、跟政府有关部门对接等工作,医学检验实验室本次项目负责人牟燊从22日开始扎根实验室后,连续工作50多个小时,实在撑不住了才回家短暂休息,然后又很快投入战斗当中。

与此同时,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也都进入了“作战状态”。站在深秋的冷风中,负责方舱调配安装统筹的耿皓连续在户外工作10多个小时,忙得饭都顾不上吃一口,终于赶在24小时之内迅速完成方舱的设备安装及调试。在医学检验实验室主任楚玉星的带领下,方舱顺利通过了北京市临检中心新冠核酸实验室技术验收等工作,让接下来的全员大筛查有了得力助攻。大规模筛查当日,为了能够让实验室以最高效率运转,需要协调47个采样点分6组、通过23辆车循环收样,做到随采随送随检。工作人员张和平和喻子芮是前端采样点对接及车辆运送的对接人。筛查头天晚上,在昌平市卫健委的协调组织下,张和平、喻子芮彻夜未眠,与负责前端采样的组织方进行缜密部署、综合统筹,反复与采样点对接人及司机沟通协调运送时间、规划最优线路,顺利保障了样本在次日凌晨六点及时有序运送至实验室。

通过三班倒方式,北京吉因加医学检验实验室和方舱一起24小时运转,截至11月5日已经圆满完成了两轮、多个地区的全员筛查任务,成为本次昌平疫情大规模筛查的主力承接方,此外还满足其他“愿检尽检”需求,累计筛查120万人次。

北京第一场雪,严寒中的24h温暖守候

今年北京的初雪早早到访,在寒冷风雪之中,吉因加核酸检测采样点闪现着不少坚守者的身影。近期,面对疫情反弹从而陡增的核酸检测需求,吉因加将位于生命科学园内的核酸采样点改为24小时运行,即便遭遇风雪低温天气仍坚持开放。日前,北京日报、北京昌平官方发布对此分别做了题为《检测需求陡增,核酸检测点24小时开放采样》《昌平两家核酸检测机构提供24小时“愿检尽检”服务》的报道。除了24h的温暖守候,吉因加面对疫情常态化形势,还计划陆续将城区内的10个采样点改为24小时采样,满足更多“愿检尽检”需求。

“周六晚间,大约七八点钟开始下雪。采样点虽然有供暖设施,但是作为一个半开放的方舱采样点还是很冷的。一线的工作人员全都没有怨言,一直在风雪中坚守岗位,保障了采样点24小时运行。”回忆起上周末的一场大雪,吉因加O2O业务负责人易靖中仍是感慨万分。由于此次疫情昌平是重点区域,因此核酸检测需求陡增,为了满足全部“愿检尽检”需求,从10月26日起,位于生命园内的采样点开放时间由原来的早8点至下午4点改为24小时采样,人员分为三班倒,随时满足群众采样需求,日均可采样1000人次。

打通O2O模式,满足居民“愿检尽检”多元化检测需求

保障每一位检测者的需求,不仅仅是前线的采样人员和实验室检测人员在战斗,背后还有更多部门人员的努力。在此轮疫情初期,有一天实验室临时接到了政府的大规模排查任务,然而与此同时,各采样点还有“愿检尽检”的大量样本也在等待检测。这些样本中,有的人是急于参加第二天的重要考试,还有的人是要凭报告赶第二天的飞机。

排查任务要完成,但也不能耽误每一个“愿检尽检”者的大事。于是,当天吉因加的客服部门王继协同统筹运营部门高贝贝发动两个部门全员加班,彻夜联系询问每个“愿检尽检”检测者的检测用途,并筛选出700多个急于在第二天出结果的样本。最终,这些样本被单独挑选出来,和大排查的样本分批有序进行检测,既按时完成了大排查重任,也让“愿检尽检”检测者按时收到检测报告。

这次采样点24小时开放的尝试,未来将有可能常态化,并推广至更多采样点。“很多上班族或者有商务临时出差及突发性检测需求的人群,白天没有时间来采样,但到晚上采样点都关门了。随着防疫常态化,核酸检测需求可能长期存在,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我们计划未来将24小时采样点拓展至公司目前位于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等地的10个采样点。”易靖中表示,不仅如此,实验室还将不断提高检测效率,推出4小时出结果的“加急”服务,满足更多元化需求。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