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其中,提高农民数字化“新农具”应用水平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

近年来,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数字乡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城乡之间“数字鸿沟”逐渐缩小。然而,据去年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数字素养调查分析报告》,农民群体的数字素养得分仅18.6分(满分100分),明显低于其他职业类型群体。数字素养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利用数字资源的效率。因此,振兴乡村不仅要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城市“同网同速”,更要提高农民应用数字技术意识、意愿和能力,让他们享受更多数字红利。

提高农民应用数字技术能力,要做好农民培训需求调研,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数字化培训方案,满足农民个性化需求。课程“接地气”,培训才能“冒热气”。课程设置要立足农民需求、农村实际、产业特色,将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实际深度融合,将理论知识融入生产实践,提高培训实效。同时,要整合农业生产、电商销售、新媒体应用等优质培训资源,实现线下线上一体化教学,多渠道提升农民群体的数字素养,有效提升农民信息安全意识。

让数字技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学会技术远远不够,还要有渠道有平台施展本领。要围绕农业产业链生产、管理、营销等关键环节,积极培育农业农村信息产业,促进培训成果转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动力;建立生产技术和现货交易平台,帮助农民、农企及消费者在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环节实现互联互通;探索发展智慧农场、农村电商、乡村文旅等新业态,培育更多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业发展活力;让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向乡村延伸,提高为民办事效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