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植上海报道
全球私人资本与官方资本对美债美股的投资策略持续分化。
(资料图)
1月19日凌晨,美国财政部公布最新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去年11月,所有美国资产均迎来海外资金买入。其中,长期美国国债净流入542亿美元,机构债净流入220亿美元,公司债券净流入215亿美元,公司股票净流入429亿美元,创下2020年12月以来的单月新高。
但与此同时,海外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等官方机构仍连续第十个月抛售美国国债,并在此前连续两个月增持美股后,开始抛售美股。
其中,11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较10月环比减少78亿美元,至8700亿美元,创下2010年5月以来最低值。
作为美债第一大持有国,11月日本持有美国国债规模则环比增加178亿美元,至1.0822万亿美元。
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分析说,日本之所以在11月增持美国国债,一个重要原因是11月美元指数大幅回落令日元汇率明显回升,令日本央行干预汇市压力大幅减少,促使日本央行将原先用于干预汇市的美元现金重新投向美国国债。而中国继续环比减持美国国债,可能是出于优化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的考量。毕竟,11月以来美元指数大幅下跌令非美货币汇率明显回升,中国相关部门将更多储备资金投向非美资产,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以确保外汇储备规模平稳波动同时,还能有效规避单一市场风险。
“随着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加之美国两党围绕调高美国国债规模上限存在不小争议,美股美债仍面临较大的下跌压力,导致单一市场投资风险依然突出。”他向记者指出。
记者多方了解到,考虑到被视为中国离岸账户的比利时在11月份增持美债,部分华尔街投资机构认为当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保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不同期限的美国国债持仓也做了调整。
美国财政部TIC数据显示,11月中国持有的一年期以内美国国债的规模达到98.68亿美元,环比增加35.85亿美元,但一年期以上美国国债的持仓规模缩减至8601.32亿美元,环比下降113.51亿美元。此外,11月中国净卖出美国长期国债20.97亿美元,是去年8月以来的首次净卖出。
一位美债经纪商向记者分析说,这可能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息息相关。由于一年期以内美国国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极其敏感,当美联储未来加息幅度减少时,一年期以内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幅度更大(债券价格相应上涨),此时投资这类债券反而能获得超额回报;相比而言,长期美国国债更侧重反映美国长期经济发展前景与通胀趋势,随着美国通胀率减弱与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未来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相应回落,令其长期配置吸引力有所下降。
记者还获悉,由于11月中国外汇储备增加103万盎司黄金,令华尔街部分机构猜测中国相关部门将减持美债资金转向增持黄金。
上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指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因为11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1175亿美元,完全有足够资金(无需减持美债套现资金)用于增持黄金储备。
“事实上,增持黄金正成为越来越多海外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的共同选择。”他直言。一是各国都日益重视外汇储备的资产多元化配置,二是黄金属于超主权资产,能帮助各国外汇储备规避某些国家的冻结外汇储备制裁,更好地确保本国外汇储备安全。
美国财政部数据还显示,11月中国香港的外汇储备也增持160亿美元美国国债。
在一位香港私募基金负责人看来,这可能是11月美元指数回落令大量欧美资金重返香港抄底新兴市场资产,令香港相关部门的美元头寸明显增加,通过配置美债实现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
在他看来,尽管11月不少国家外汇储备选择增持美国国债,但这未必会改变它们推动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配置的大趋势。
“毕竟,11月很多国家外汇储备增持美国国债有一个重要背景,是当月美元指数大幅回落令非美货币汇率反弹,减轻众多国家的汇市干预压力,令他们得以将美元资金重新配置到美债资产。但是,考虑到很多国家也意识到外汇储备过度依赖美元资产,他们需要持续加码分散化配置以规避单一货币资产风险。”这位香港私募基金负责人指出。
(作者:陈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