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实施为深化中国和东盟的供应链合作,提升其坚韧度创造了非常好的契机。贸易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给区域经济带来的红利将明显增加。”中国国务院参事室自贸区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晋平近日在南宁表示。
1月1日,经过成员国的共同努力,2012年由东盟发起,历时八年,由15方成员制定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RCEP的生效,将对区域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赵晋平表示,过去几年,在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冠疫情冲击背景下,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关系更趋紧密。2020年,东盟更是超越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连续保持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从RCEP协定主要的特点和内容来看,商品贸易领域90%的货物将实施零关税。RCEP成员之间零关税的比例如此之高,这就为我们货物贸易,包括相互之间制造业产品在整个东亚地区范围内快速流通,形成一个完整而稳固的供应链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制度性基础。”赵晋平说。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袁波表示,RCEP的原产地累积规则将有利于推动构建互利共赢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体系,也有利于区域内开展一些更加复杂的价值链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优势都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比如说中国产业体系健全的优势,东盟国家在制造业方面的成本优势等等。
浙江工业大学越南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中心研究员成汉平教授表示,RCEP实施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将实现零关税,RCEP将显著降低区域内的贸易成本,提升本地区的产品竞争力,逐步发挥贸易创造效应,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这将大大推动东盟各国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
成汉平表示,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有利于促进中间产品的贸易,有利于稳定和强化区域供应链,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国家,对中国还是对东盟,它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袁波表示,RCEP会产生综合效应,特别是在竞争政策、知识产权和透明度等领域引入更高标准的规则,这将引入更加充分的竞争,从而促进各国国内加快改革,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减少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这也将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企业在区域内投资提供一个更优的制度性合作的环境,这将促进彼此的贸易投资合作的高质量发展。
赵晋平表示,这两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关系更趋紧密,它背后的推手恰恰是“相互投资”。近几年中国和东盟之间相互投资保持了一定增长。比如说从中国对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的投资来说,2016年到2019年年均增长速度是12.1%,这个增长水平明显高于中国对外投资的平均增长水平。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在2017年到2020年期间,东盟10国对中国的投资,从2018年开始保持了增长,即便在2020年还是增长了1%左右,而且占中国整个利用外资的比重由2017年的3.9%提升到了2020年的5.5%。
“双方的企业是供应链的支撑力量,而企业的相互投资所形成的一个跨境的产业分工和一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布局,对深化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关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这就为我们找到了今后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供应链主要的政策着力点。”赵晋平说。(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