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分析认为,由于供应链瓶颈、劳动力短缺等因素,美国高通胀问题恐怕仍将持续。

据报道,近日美国通胀数据再次“爆表”,1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8%,为近40年来最高水平。不断攀升的物价使美国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苦不堪言。

老百姓“压力山大”

美国劳工部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8%,创下了1982年6月以来同比涨幅最高纪录。迅速飙升的通胀对美国民众的衣食住行构成压力。

数据显示,美国11月CPI飙升主要原因是食品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当月美国食品价格继续上涨,同比涨幅达到6.1%。能源价格同比上涨33.3%,其中,汽油价格同比涨幅高达58.1%。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美国餐饮业被迫抬高价格。其中,11月快餐店消费价格同比上涨7.9%,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同比涨幅。

此外,11月美国住房价格涨幅达3.8%,创2007年以来最高纪录。二手车和其他商品价格也继续飙升。

物价猛涨让普通人的生活变得拮据,对一些低收入群体和因疫情而陷入贫困的人来说,则更加难以承受。

毕比(Bibi)在纽约黑人住宅区哈莱姆区做清洁工,由于物价太高,她不得不削减开支,有时她一天只买一顿饭,还要和儿子分着吃。“我们没有任何选择。”毕比说。

帕特丽夏(Patricia)说,她和往常一样在超市购物,但现在的账单要比之前多了约30美金。为此,她只能把鸡肉和猪排换成蔬菜。“(高物价)对我影响很大,我没有工作。”她说。

有分析称,不断攀升的物价可能波及白宫,美国总统拜登或为此付出政治代价。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近期一项民调显示,拜登支持率为41%,有56%的受访者不赞成他的经济举措,赞成者仅为37%。

严重程度超预期

尽管美联储方面不断强调,高通胀主要因为疫情等相关因素,但通胀幅度和持续时间已超出预期。

“即便抛开疫情带来的极端因素,现在的通胀水平依旧非常高。”贸易和衍生品分析师兰迪·弗雷德里克(Randy Frederick)说。

分析认为,笼罩在疫情阴霾下的供应不足和劳动力短缺是引发美国此轮通胀的重要原因。

相关人士指出,美国供应链的问题由来已久,疫情更是加剧了其脆弱性。在多项财政刺激举措下,美国民众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买买买”模式给供应链造成巨大压力;随着运输成本不断上涨,间接引发了高通胀。

另一方面,近几个月美国出现“大辞职潮”,每月有数百万人辞职。为了应对劳动力短缺,企业通过提高工资水平加以应对,进一步提升了美国国内的物价水平。

此外,也有观点认为,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推行的经济政策也为通胀“添了一把火”。有美国官员此前表示,美国当下的“通胀炸弹”,部分原因在于大量印钞。疫情以来,美国政府和国会通过多个纾困法案,加上美联储采取的货币增发措施,前后释放的新增货币数量达数万亿美元。

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是,从某些经济指标上看,美国经济在2021年表现不错,甚至算得上抢眼。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失业率较2020年显著下降,平均工资上涨,三大股指均上扬,房地产市场也冲击历史高位。一些经济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K型”经济复苏。

哈佛大学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些行业和高薪人士似乎已经适应“疫情经济”,收入水平也恢复到了疫情前,例如科技公司今年业绩突出;但对另一些行业和低收入群体来说,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依旧影响严重,比如酒店、餐饮业。这就好像一部分人在上楼梯,而另一部分人则在下楼梯,构成了一个大写的“K”。

据美国房地产经纪网站Redfin统计,第三季度,美国豪宅销售同比增长41.5%,是自2013年以来的最大涨幅,经济适用房的销售额则下降了4.2%,显示“疫情经济”对穷人的打击更大。

高通胀恐将持续

多数分析认为,由于供应链瓶颈、劳动力短缺等因素,美国高通胀问题恐怕仍将持续。

据美国商业经济协会经济专家调查显示,因遭受新冠疫情、经济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美国高通胀或将持续至2023年。供应链专业人士预计,供应链危机要到2022年中后期才会消退。

不过,也有部分经济学家预计,目前美国通胀已接近顶峰,未来几个月将继续保持在这一水平附近,而且大概率不会重演1970年代或1980年代初时的“恐怖景象”——当时美国的通胀率很长时间保持在10%以上。

还有专家指出,最短在几周时间内,部分地区的价格就可能“降温”。全球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已经下跌,这将导致家庭取暖的开支下降。

不过,经济学家也表示,即使短期内通胀有所缓解,也无法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在过去10年中,美国的通胀率通常低于2%,有时甚至降至零以下。但如果通胀过低,也可能导致经济疲软。

“这不会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安德普翰人力资源服务公司(ADP)首席经济学家内拉·理查德森(Nela Richardson)表示。“即便通胀最终缓和,也不意味着价格会下降。”

专家提示,还需警惕美国通胀长期高位运行,可能对全球经济链构成的威胁。日益刺眼的通胀数据下,美联储或将调整原本的计划,加速收紧货币政策,进而可能让美国股市承压,国际金融市场也将面临一场巨震。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可能自明年1月起加快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并可能最早于明年春季开始上调联邦基金利率水平。

彭博社称,美联储将在2022年陷入两难抉择:疫情下,如何在不损害经济复苏的同时抑制通胀。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