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一分,小镇美十分。去年以来,重庆市石柱县鱼池镇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深入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新举措,打好垃圾分类“组合拳”,将生活垃圾分类从“新鲜事”变为“平常事”,助推鱼池村、团结村、山娇村、白江村在今年5月下旬,同时被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2021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村。
补齐分类短板 让生活垃圾“有家可归”
近日,笔者在鱼池镇康养华庭小区看到,整个小区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生活垃圾分类桶干净无异味,垃圾桶的上方张贴有简单易懂的分类办法,这是鱼池镇补齐分类短板,让生活垃圾“有家可归”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为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进程,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精细化,鱼池镇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在石柱县垃圾分类办指导下,配备了电动三轮厨余生活垃圾运输车8辆,在全镇8个村修建沤肥池10处,设置生活垃圾四分类投放点12处、两分类投放点21处,共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桶750多个,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专人管理、专人监督的处置体系,全面提高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水平。
“垃圾分类桶‘上岗’后,实现了垃圾不落地,场镇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场镇上清扫垃圾的保洁员秦文梅介绍说,以前像塑料袋、菜叶子,不管什么垃圾总是一块倒入垃圾箱中。镇里展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后,把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分开处理,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率。
完善积分机制 让分类工作“落地生根”
家庭是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最小单元”。为营造人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地生根”,鱼池镇在各村设立了“积分兑换超市”,完善了积分换物方法,这一“奇招”立竿见影,将村民的思想认识转化为了实际行动。
“积分兑换超市”设立以来,村“两委”鼓励村民把塑料瓶、玻璃瓶、废纸板等物品交到超市,根据积分可兑换洗衣液、洗衣粉、餐巾纸、牙膏、牙刷等生活日用品。
笔者在水田村便民服务中心的“积分兑换超市”看到,货架上整齐的摆放着洗洁精、洗衣粉、肥皂、纸巾等生活用品,在醒目的位置上张贴着回收物品换算积分和兑换生活用品的方法。
“自设立了‘积分兑换超市’以来,‘点燃’了村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热情,支持率和参与率高涨。”鱼池镇综合执法队负责全镇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队长陈峰告诉笔者,积分兑换活动真正体现了“分类有成效、成效有积分、积分可兑换”的理念,在促进做好做细生活垃圾分类的同时,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对生活垃圾分类带来的“红利”。
广泛宣传教育 把分类理念“种入人心”
为切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落实落地,鱼池镇持续开展“垃圾科学分类、文明你我同行”“分类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主题活动,在全镇8个村分别成立了“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配备了垃圾分类指导员,在为村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的同时,通过常态化展开“敲门”行动和“桶边”指导行动,引导大家从日常生活入手,从小事做起,争当生活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参与者,增强了广大村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观念,提高了大家正确掌握分类的方法。
为全力打赢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让广大村民在寓教于乐中掌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鱼池镇在全镇设立有固定宣传标语18副,绘制墙体宣传画700平方米,营造出“人人知晓、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为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环保意识,增强孩子和家长对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认知,鱼池镇组织志愿者走进校园,开展“小手拉大手”宣传活动,向学生发放《垃圾分类伴我行》《垃圾分类倡议书》等资料,宣讲生活垃圾分类的重大意义,让他们成为班级、家中、公共场所的宣传员、引导员和监督员,为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增强了动力。
如今,走进鱼池镇,街道小巷环境优美,农家院落干净整洁。“乡村越来越干净漂亮了,我们住着感到特别舒心。”“游客越来越多了,还可吃上‘旅游饭’……”环境美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增强了,村民们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带来的新变化发出由衷感慨。(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