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行难到走得了,再到走得好,湖北农村客运开启“村村通”“一体化”“全域公交”三步走发展历程。近期,我省全面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让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交通便利和福利。“十四五”期间,省交通运输厅将继续推进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通过四通八达、高效便利的农村客运网,增进群众交通惠民的获得感。
“出门搭上公交车,安全快捷票价低,农村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啦!”拎着带给城里儿女的新鲜菜,登上崭新的23路公交车,赤壁市陆水湖办事处芳世湾村村民陈焕元一路乐呵呵。
阡陌纵横的乡间小路上,驶来一辆辆宽敞、准点的公交车。湖北乡村出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年来,全省各地通过实行低票价、大密度、公交化运营,让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
公交便民风景线,畅连城乡不换乘。2017年起,交通运输部全面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省交通运输厅积极响应实施,远安县和竹山县为全国第一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几年来,一大批开行线路好、品质高、成色足、票价低的城乡公交畅行荆楚,助力群众幸福出行。
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赤壁、潜江、红安、竹山等地调研,感受我省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新变化。
惠民公交:老人免费乘车学生半票
投币5元,挑着一筐竹笋,64岁的村民刘华珍上了公交车,坐在前面第二个座位。宽敞的车厢里还有七八位村民,全是头发花白的老人。
“我还有一年就免费乘车。”“我们都已经免费啦!”车厢里七嘴八舌,欢声笑语。刘华珍笑着告诉记者,竹笋是送给城里上班的哥哥,刚挖的,很新鲜,几个小时就可以送到。
这是官塘驿镇葛仙山村,离市区93公里,赤壁市最偏远的乡村之一。
5月7日,赤壁市最偏远的13个山区村村民迎来开到家门口的公交车,标志着该市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该市计划7月开通前往赵李桥、神山等两个乡镇的公交车,这样赤壁的14个乡镇、144个行政村全面实行公交化运营,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记者看到,21路票价由原来的6元/人次降至3元/人次,22路、23路票价由原来的12元/人次降至8元/人次,并实行阶梯票价,凡65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军人免票、学生半价乘车。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后,赤壁市交通运输局统计,过去该市农村客运的票价范围是7元至10元,公交化后仅为3元至5元,比原客运班车票价下调了50%至 57%。群众一年节约乘车费用423万元,平均每人获得让利37.31元。
“不仅票价便宜,而且班次更加密集。”赤壁市公交集团董事长刘伟华介绍,通过加速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用城市公交取代农村私营客运。“平均8分钟一趟,让群众感觉家门口的幸福!”
公交化改造交通惠民,在全省各地开花结果。省交通运输厅介绍,通过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通知》,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支持客运一体化组织方式,形成了以农村班线客运和区域经营为主体、城乡公交一体化为发展重点、预约响应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截至去年底,我省从城镇开往农村的客运班线,已完成公交化改造3251条,开通农村公交线路4948条,65岁以上老人实现乘公交车免费,分别占比14%、21%。
平安公交:共享标准化服务
农村客运乘车难、乘车贵、乘车不安全,曾是张少波等10名潜江市人大代表的“心事”。
调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潜江市道路客运主要以合作经营形式,实行联合体经营,存在线路车主争抢客源、随意涨价、炒买炒卖车辆等现象,客运车况差、隐患大、服务水平低。
“等起来烦死人,开起来又怕死人。”80岁的周云生老人回忆,以前的农村客运发车不准时,误班误点是家常便饭,遇到春运旺季或是雨雪天气,还漫天要价、随意宰客。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9年,潜江市提出“城乡一体、全域公交”发展战略,将推进全域公交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通过推动农村道路客运公交化、电动化,来打造覆盖市、镇、村三级的全域公交网络。
钱从哪里来?潜江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得到省交通运输厅等多部门大力支持。同时,通过编制融资项目,争取授信贷款5.8亿元。通过发行政府专项债券,安排7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全域公交改革。目前,潜江累计投入5.63亿元,共收购农村道路客运车376辆。
“10多分钟一趟,老年卡免费,方便得很。”现在,周云生每月四五次,从渔洋镇坐公交车到潜江市区买药。目前,潜江市电动公交车覆盖23个区、镇、街道,初步形成“一小时电动公交圈”,力争年内实现电动公交村村通。
如何让农村群众出行更便捷畅通?省交通运输厅密织农村客运“平安网”。
2016年初,在“村村通客车”基础上,省交通运输厅强化政策驱动,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建设,确保农村群众坐上“安全车”“放心车”。建立长效发展,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农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客运车辆保险、部分农村客流量少的线路亏损补贴、农村客运车辆动态监控系统管理维护等。在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中,我省鼓励各地公共交通运输企业重组,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体制。
智慧公交体现高质量发展。在赤壁,用于农村专线公交车不仅配有GPS、北斗双导航系统、中央冷暖空调系统,还装配智能APP刷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系统等;潜江市共有444台电动公交上线运营;竹山县强化信息化管理。全面推行“互联网+客运”,建成公众出行信息服务、车辆运营调度管理、安全监控和应急处置等系统,普及交通“一卡通”、手机扫码支付,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在远安县交通运输局应急指挥中心监控室,工作人员认真对着电脑,观察司机的一举一动。电脑屏幕分别监控着司机的正面、侧面、车厢等部位,背景墙大画面不仅显示了车速、车距等常规信息,还能清晰看到司机面部表情及车内乘车情况。屏幕下方分别列有五大违规类别:疲劳驾驶、抽烟、超速超载、打电话、吃东西。“只要司机出现危险驾驶行为,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远安在全国首创4G动态人脸识别智能监控,将司机开车时抽烟、打电话、吃东西、疲劳驾驶等危险行为降到零发生。
全域公交:开行跨区定制客运
“从出行难,到走得了,再到走得好。”回顾湖北近10年农村客运发展变化,省交通运输厅运管局相关负责人感慨。
湖北农村客运开启“村村通”“一体化”“全域公交”三步走发展历程,在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继续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显担当。
十堰市加快构建城市公交、城乡公交、班线客运、电话预约“四位一体”的农村客运网,124个乡镇1846个行政村已通公交客运行政村539个,占比达29%。其中,茅箭区开通13条通村公交线路,覆盖了全区37个行政村,解决了山区百姓出行不便的问题,带动了山区经济、旅游、农业等产业的发展,拉近了山区与城区的距离,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竹山县全面推行“主干大公交,农村小面包,偏僻用电召,的士满街跑”,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大大降低了出行成本,还探索出“以交通一体化、助推山区致富”的新路子,为竹山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交通先行的积极作用;红安县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使用纯电动公交车为农村群众提供运输服务,目前已上线运营61辆纯电动公交车,开通5条公交班线,覆盖101个行政村,近年内有望实现全域公交。
我省全域公交更有升级版。近日,仙桃市毛嘴、陈场客运站开通至湖南岳阳东站的定制客运快车,借助互联网平台,以车辆小型化、出行便捷化、服务高端化的特点抢占市场先机。
自2014年6月6日,开通宜昌城区到兴山县首条城际公交开通算起,到2021年5月这7年来,宜昌城际公交已经实现了从城区到县市的全覆盖,还将城际公交开到了松滋;城际班车公交化运营,规范了客运秩序。城际公交的开通,不仅方便了各地人民的出行,也促进了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大宜昌一小时都市圈已形成。
自首条城际公交开通后,平均票价下浮40%,保守估计,每条城际公交的开行降低老百姓出行成本在1000万元以上,宜昌“大容量、低票价、高密度、公交化”的特点受到市场欢迎,不断满足旅客需求。
“十三五”期间,宜昌交运在城际公交线路建设上,累计投入全新豪华大巴车270余台,年旅客转运量达700万人次,惠及沿线百姓280余万人,累计为旅客节省出行成本近亿元。宜昌至周边县市的交通运输已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鄂西地区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道路客运服务新体系也得到进一步完善。
荆门等地纷纷开通跨地区的定制客运。红安县开通至武汉城区的定制班线。赤壁市开通至嘉鱼、咸安区的跨区定制班线。“赤壁长江大桥通车后,赤壁还将开行到洪湖的车。”赤壁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邓晓金说。
省交通运输厅确定,“十四五”希望在保持“村村通客车”基础上,全省创建一批全域公交示范县,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重点围绕经营主体、覆盖水平、运营管理、动态监控、服务质量、站场设施等方面开展示范县创建工作,确保为农村群众出行提供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到所有乡镇和主要建制村,以点带面引领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村民们的幸福感、自豪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