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昆明市阿旺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全镇工作的核心,按照“五好”标准,高位统筹、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典型引路,以抓党建全面引领乡村振兴。

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基本点,筑牢防返贫底线

接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一是扛牢主体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明确党委书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第一责任和党委全面统筹乡村振兴主体责任;深入推进“铸强战斗堡垒”行动,建立完善阿旺镇主要领导包保联系“软弱涣散”党组织,有效推动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和优化提升;深化班子领导包保联系村(社区)工作机制,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创新易地搬迁“3+10+1”干部包联机制、党建引领“八个一”长效后扶机制,切实提高易地搬迁群众保障力度;积极开展“四比四赛”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丰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实践载体,不断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建立干部大下访工作机制,创新开展“镇村携手谋发展,干部能力大提升”“为民服务办实事、干部作风大转变”等党建主题活动,全面提振干部作风效能。二是抓实收入核算。统筹村组干部、驻村队员、责任站所等力量,下沉到村组,逐户开展收入核算工作。截至目前,阿旺镇二季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为3283.16元,比去年二季度的2806.88元增长16.97%。三是抓牢防返贫监测。坚持党委、政府月调度、班子站所周调度、村党组织书记周调度、第一书记日调度的镇村“两级双调度工作制”,研究制定《阿旺镇“十村百户”重点监测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由主要领导带队到重点村实地开展调研,做实防返贫动态监测。

以产业发展群众增收为关键点,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坚持“抓党建强产业、强产业稳增收”思路,通过“党建+产业+农户”“党建+致富带头人”等方式,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一是打造示范村“一村一品”。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粮果蔬种植基地项目,种植七彩花生1000余亩,有效促进示范村花生、地瓜等农产品提质增收,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产业。二是打造小江干热河谷带产业集群。成立产业项目攻坚队,以小江干热河谷沿线村(社)区为重点,为产业发展的土地使用、项目推进、技术提升等进行服务保障,加快产业项目推进。截至目前,已在小江干热河谷沿线形成芦笋、蓝莓、百香果、彝橙、红提葡萄、竹笋、蜂糖李等产业集群。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探索创新党建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通过整合9个村集体经济500万元,建设集农特产品展示、现场销售、直播带货、大众就业、创业服务、农业生产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阿旺镇消费帮扶商业中心,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实施东片区生产用水自然能提水项目、新碧嘎自然能提水项目、长岭子村生产用水项目,实现生产用水覆盖土地2万余亩,惠及群众1万余人。实施集镇全面提升改造,完成沥青路面铺装、人行道铺设、太阳能LED等配套设施建设,结合污水管网建设,实现集镇华丽蜕变,旧貌换新颜。

以提升人居环境为落脚点,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实践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营造“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治共建良好氛围。一是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生活垃圾治理,累计完成户厕改造7392座,正在建设公厕22座。不断优化“1431”农村垃圾处理体系,确保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全闭环,切实解决农村垃圾乱堆、乱放问题。二是提升乡村绿化美化。充分利用“村旁、水旁、路旁、宅旁”闲置空间,种植树木1000余棵;利用闲置空地,因地制宜开展绿化美化,完成绿美建设1000余平方米,千方百计实现增树增绿。结合“最美庭院”“最美楼道”“最美阳台”创建活动,开展立体绿化美化,打造精品庭院5个、绿美小花园1个。三是机制促成果长效保持。以“主题党日”为载体,党员带头积极参与卫生环境整治、植树造林、清河护河等活动,实现了“村整洁、户干净”。将人居环境整治融入村规民约,各村(社区)均建立保洁制度,并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力推进绿美乡村建设。

以强化基层治理为归宿点,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以“东川雁阵”党建品牌“三大行动·十项工程”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为切入点,强化示范引领,以点代面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一是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在岩头村“五好村庄”的建设基础上,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主体”的产业发展思路,不断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推进冬桃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太阳谷片区千亩冬桃、和美岩头村、千鼓彝寨农文旅艺术生态园一盘棋规划,实现农文旅全面融合,一二三产联动发展。二是打造网格化基层治理示范村。以“普法强基”专项行动和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为契机,按照“政府主导、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网格治理、长效管理”的创建工作方针,在集镇所属社区精准划定网格,以微网格为单位开展政策宣传、卫生整治、入户调查、秩序整治,在完成卫生乡镇创建的同时,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三是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以双龙村为重点,启动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项目,通过“抓党建、强产业、靓生态、树新风”,形成“红石榴+”融合发展模式,种植软籽石榴100余亩,高品质花椒种植400余亩,带动120户农户实现增收,实现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双融双促”。下一步,还将以双龙村作为试点村,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工作,并通过不断总结提炼,努力形成阿旺经验。

阿旺镇党委供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