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金秋时节,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大麦地镇峨足村委会峨足村,火红的西红柿抢“鲜”上市,成为绿汁江沿岸西红柿上市最早的地方,群众在收获中忙得不亦乐乎,整个村庄文明乡风拂面,美丽乡村如画。

“真是不敢想,十几年前的峨足村不见一片瓦,村里的男人除了赌博就是喝酒,又穷又落后。现在的峨足村,全村住上了‘小洋楼’,也是不见一片瓦,家家户户忙着种番茄种青枣,都忙着比着把日子过好呢”,峨足村监委主任卜彪自豪地说道。卜彪在村委会工作二十多年,见证了峨足村从穷困落后到文明富裕的发展变迁。在卜彪看来,村里的变化不仅仅是村容村貌,更多的是村中风俗的变化。

以前的峨足村,土掌房连片,酒风盛行、家庭矛盾突出,即使日子穷困也不发展生产,男人们整日好吃懒做,聚在一起打牌赌博。村里虽然很穷,但什么都要讲排场,谁家要是有红白喜事,请客摆个二十几桌是很常见的,大吃大喝,相互之间的攀比给收入少的家庭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多年后的今天,峨足村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发展,家家户户住上了“洋楼”,是全镇基础设施最好的一个村子。再也见不到土掌房的踪影,赌博喝酒那些歪风邪气都没有了,大家忙着种蔬菜种水果,出门务工,精神风貌已大有不同。

近年来,大麦地镇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一约四会”制度在农村落地生根,村村寨寨通过开展“一约四会”、移风易俗的宣传,在各村民小组重新修订村规民约,简单明了,约束性强。同时,将村规民约全面运用到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移风易俗、推动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中,以村规民约为抓手,群众参与度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生活习惯悄然养成,各村从“一时美”质变为“长久美”。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基层组织建设,常态化开展民风道德评议,集体事项大家商议决定,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树立“主人翁”意识谋划村庄发展。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利用镇内的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双柏好人等先进事例,用身边的最美人和事教育和影响身边的人,进行思想引导,倡导文明新风,培育崇德向善的淳朴民风和厚道家风。

通过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所、站,大舞台,活动室等场所开展宣传宣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推动移风易俗、文明风尚入脑入心,让移风易俗在农村成为群众自觉行为。久而久之,大家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支持,慢慢转变观念、自觉起来。重视孩子教育,学习文明风尚,积极投身生产,破除陋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酒席不铺张、礼金不攀比、宴请不跟风、丧葬不迷信、低俗不参与,形成以点带面、久久为功的长效机制,实现了从被管理到自治的良性过渡,以“一约四会”促文明,破旧立新树新风,实现广大群众“口袋”和“脑袋”同时富起来,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展现农村的新形象。

大麦地镇巧用“一约四会”机制,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持之以恒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唱响文明新风主旋律,党员干部带头作表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多点开花、齐头并进,努力营造新风正气社会氛围,促进乡村振兴稳步发展。

云上融媒记者 冯蔚 通讯员 张子琼 供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