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天津市工信局获悉,《天津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印发实施,到2025年末,我市新材料产业产值将达到2400亿元,预计年均增速8%,届时将实现“一个增强”“两个突破”“三个提升”,初步满足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努力协同京、冀共建新材料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

到“十四五”末

产业核心竞争力将显著增强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引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机遇期,是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的关键阶段。新材料产业是工业发展的先导,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是天津建设制造强市、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到“十四五”末,新材料产业将实现“一个增强”“两个突破”“三个提升”──

“一个增强”,就是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全市经济结构中占比显著提升,发展一批重点产品,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两个突破”,就是集群品牌影响力与市场主体培育取得新突破。新材料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建成若干新材料产业主题园区,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新材料产品知名度逐步提升,集群集聚和品牌效应凸显;新材料产业创新主体力量不断增强,育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稳定增长,“专精特新”企业批量涌现,单项冠军企业翻倍。

“三个提升”,就是产业创新能力、服务平台效能、典型示范作用明显提升,形成完备的新材料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新材料产业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紧密衔接,积极组建材料基因组研究中心,培育建设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适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的产业服务平台体系基本完善,建成新材料资源共享平台及测试评价平台和专用材料数据库,集聚一批市场化运作的材料研发设计机构;新产品应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及标准化示范工程顺利推进,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带动辐射作用明显,新材料企业平台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十四五”时期

布局五大重点工程提升创新能力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并前瞻布局石墨烯、超导、增材制造等前沿新材料,为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布局优质企业引育、产业布局优化、创新能力提升、服务平台建设、应用示范推广五大重点工程。

其中,“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将依托领军企业和重点高校院所,重点建设材料基因组研究中心和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新材料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服务效能,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统筹衔接水平明显提升,先进钢铁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先进化工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将重点推进建设。

“优质企业引育工程”将以正在实施的“串链补链强链”工程为抓手,大力引育一批标志性、引领性优质企业和“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实现新材料企业梯次壮大。到2025年,涌现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创新型企业主体。

“应用示范推广工程”将实施新产品应用示范、智能制造示范,支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推广新材料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应用,持续开展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加大国家战略急需方向重点项目支持力度,编制《天津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支持指南目录》,试点推进首批次新材料销售补贴;支持钢铁材料企业引入洁净化、绿色化制备及高效精确成形成套装备,支持化工新材料企业引入高效合成与制备装备,明确新材料产业智能化发展路线,建设一批新材料数字化生产线、智能工厂等智能化示范应用项目,提升关键战略材料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水平。

为实现“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目标,我市将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加强高端人才引育,将充分利用新材料首批次支持、智能制造等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重点新材料产业化、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和重点产业聚集区项目建设。发挥海河产业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支持新材料规模化生产,解决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引导并支持天使投资人、创业投资基金等促进新材料产业孵化转化。将充分发挥“海河英才”等人才政策,加大对海内外高层次新材料领域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的引进力度。(记者吴巧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