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于2021年12月31日,证券时报专栏在《警惕美国通胀带来的全球经济风险》一文里提及,央行为了驯服通胀,开始加息,利率开始上涨。“如此一来,那些高级生产领域的投资,因缺乏新资金的加入和资金成本的上涨而难以为继,也就越发显得多余而浪费。如此一来的结果是,早前受流动性驱动的‘繁荣’也会随之停止,‘危机’将不期而至。”
近期的一则新闻仿佛应证了这一观点。当地时间3月10日,美国的硅谷银行突然倒闭,让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巨大恐慌之中。当前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局面,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08年的雷曼时刻——华尔街最大的投行之一雷曼兄弟破产,将次贷危机推向了高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硅谷银行是一家专注于为初创企业融资的中型银行,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在美国银行中排名16.由于遭遇流动性危机,该行在近日宣布了一份融资方案,结果引发市场恐慌,当天该行股价暴跌60%多,并且引发美国银行股大跌,导致美国股市最近持续大跌。
就硅谷银行的破产,有人认为,除了硅谷银行本身管理不善外,美联储加息也是重要原因——短期美债收益率大幅高于长期美债收益率(即收益率曲线深度倒挂),放大了负债和资产错配。Ironside Macroeconomics执行合伙人兼研究主管巴里·纳普(Barry Knapp)在谈到硅谷银行危机时,就提到:“收益率曲线倒挂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发生更多银行爆雷事件。”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首席北美经济学家保罗·阿什沃思(Paul Ashworth)也认为,硅谷银行破产“提醒我们,当美联储加息时,‘有些东西往往会崩溃’,如果不是在实体经济中,那么就是在金融系统中”。
当然,阿什沃思提及的“美联储加息,有些东西往往会崩溃”,这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如,农民昨天将种子种到地里,那么,今天他就能吃到这些种子结出来的粮食吗?显然不能!经验告诉我们,春耕后,至少得夏耘才能得到秋实。事实上,政策的出台也存在这种现象。这种从政策的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过的时间,就是我们所说的政策时滞。问题来了,从美联储加息到阿什沃思提到的崩溃,这个时滞到底有多长?我们以上一个全球经济周期为例,来予以说明。
受互联网泡沫破灭影响,美国经济于2000年开始衰退。作为应对,格林斯潘主导的美联储开始大幅降息,直至将利率下降到当时的有史以来的最低点:1%。“受益”于充足的流动性,到2004年时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空前繁荣局面,房地产推动GDP保持3%-4.5%快速增长,失业率降至6%以下,股市重回牛市,次级贷款及次贷衍生品市场大幅扩张,核心CPI一路攀升至2.6%。为了控制通胀及过热的房地产市场,2004年6月起,美联储再次进入加息周期。此轮加息周期共加息17次、24个月,累计加息425个基点。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美国通胀导致的加息,确实带来了阿什沃思所提及的崩溃,这个崩溃就是2008年金融海啸。
我们还发现,加息之初,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并没有随之就开始大幅下行。2004年3月,美国的一季度经济增速是4.35%,包含加息当月在内的二季度增速是4.23%。到第三季度时,美国经济开始下行,但仍然录得3.49%的增速,第四季度为3.36%。到2005年时,前三季度增速不仅没有下降,反倒略有回升。具体数据分别为:3.91%、3.61%、3.45%。直到2005年的第四季度才跌破3%,为2.98%。进入2006年时,该数值进一步下降,分别为:3.22%、2.98%、2.33%、2.61%。到2007年时,美国的经济开始表现出明显的颓势。该年四个季度的增速分别为:1.54%、1.94%、2.40%、2.16%。进入2008年,这种颓势表现得更加明显,2008年第一季度的增速1.45%,第二季度为1.38%,第三季度迅速下滑至0.24%,到第四季度时,增速已经为负数,具体数值为-2.54%。
那么,这个时滞到底有多长呢?在《美国货币史》一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弥尔顿·弗里德曼就用大量数据证明了美国的货币扩张(具体为M_[1]增加)到通胀的传导时间是18个月左右,伯南克将其称之为弗里德曼定律。至于加息导致的货币紧缩到经济衰退,可能也存在着这样一个传导期,根据上一轮经济周期的表现,这个传导期可能也是18个月左右。如果这一定律站得住脚,那么这轮加息周期导致全球经济真正表现出衰退的迹象,或要到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了。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