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又对外资企业下手了。据印度《商业标准报》23日报道,印度财政部税收局21日和22日对全印手机制造商和分销商进行了一次重大打击。其中,对来自中国的企业小米、OPPO、一加、富士康等在印度的办公室和制造厂进行了突击搜查。考虑到印度复杂的税收和法律体系,以及印度的行政传统,要想完全不被查出问题是有点困难的。如此高调出手,印度税务部门无论如何也要捞点东西回去,否则不好下台。

在历史上,印度政府有对外资企业反复“查税”的先例。2007年,和记黄埔(现属长和)把旗下印度移动通信业务的股权出售给沃达丰(Vodafone)。由于这笔交易是在海外进行的,和记黄埔认为自己不需要向印度缴税。印度政府认为,这笔交易涉及到印度资产,印度有权收税。2017年,印度税收部门向长和发出评税令及罚款令,向和电国际追收合计3223亿印度卢比(约392亿港元)的罚款。虽然长和最终也没有缴这笔钱,但恐怕也很难再进印度市场了。这起世纪级的追溯性征税和罚款,让很多跨国企业对投资印度视为畏途,不寒而栗。印度是一个进去容易出来难,投资容易收益难的国家。在印度投资,必须把印度市场的这个特性、也就是不确定性,考虑在内。

印度喜欢查税,有很多原因。从背景性因素来看,印度的殖民主义经历和种姓制度,形成了印度非常独特的财富和外资观念。印度可能是世界上对“外来的东西”最为警惕的国家。很多印度人认为,印度的贫困是殖民者掠夺的结果,进而认为世界上的很多财富,也是直接或间接源自对印度的剥削。既然如此,这些富人在印度的投资,其实是还债。不仅不应该从印度市场获益,最好连本金都要留下。所以在印度,一听说外资退出时挣了很多钱,很多人在心理上就受不了。这种奇特的心理,甚至连印度自己的经济精英们也难以忍受。

一次在印度开会时,一位印度银行家就称,我们很多人不愿意看到外国人在印度挣钱,但资本的本质是逐利,挣不到钱他们来印度干什么?这些资本不来印度,印度怎么发展!现在不仅是外资对是否要在印度深耕细作一直犹豫不决,印度自己的资本也优先到国外投资,而不是到印度国内去拓展业务。印度有很多墙里开花墙外香的跨国企业,也有很多在国内一无是处、但是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却可以大展身手的企业家,其背后就是这种独特的文化。

种姓制度也在强化着印度的独特外资观。种姓制度是印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响到印度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种姓制度是一种上下关联的社会安排:高种姓对低种姓有施舍的义务,低种姓对高种姓有尊重和遵从的义务。所以,在一些下层印度人看来,外来投资者是自带光环的,是富人,是不能与穷人计较的,并且还要经常有施舍性举动。华为在印度的工厂还没有建立起来,就先搞起基金会做善事,就是为了适应这种文化。

经济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是查税事件的另一大背景。在过去十年中,印度贸易自由化水平不升反降。印度与贸易最惠国待遇国家间的平均关税水平,从13%上升到15%,更不用说印度随时可以开征得针对特定产品的临时性关税。印度的初衷是为了推动印度制造,通过高关税把外国企业从贸易形态转型到在印度生产的新形态,给印度带来新的就业和税收。但这种做法是一把双刃剑,也刺激了印度本就高涨的经济民族主义情绪继续高涨,可以说是火上浇油。

缓解财政压力可能是印度查税的动机之一。由于疫情冲击,印度政府的公共债务大幅抬升。在2020(4月)至2021(3月)财年,印度的财政赤字率由计划的3.3%大幅增长至9.5%,政府部门的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由前几年的平均70%,大幅抬升至接近90%。惠誉把印度的评级维持在BBB-。这意味着印度在海外融资的难度会上升,成本也会增加。不仅如此,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印度政府还扬言要推动百万亿卢比的基建计划。但问题是钱从何来?OPPO和小米在印度的业务量很大。2020年时,OPPO在印度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是26%左右,居第一位;小米是17%左右,居第三位。印度政府内可能有人认为,这些企业声称在印度市场亏本是做了假账,是为了逃避税收。挤一挤,这些企业总会交出一些钱来。

这起事件对中印关系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2020年加勒万河谷事件以来,印度政府已经对中国企业连续出招,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做出了预案,开始调整自己的国际业务布局。所以,印度这次出手,收获不会很大,但是远期损失却可能会很大,对印度国际形象的影响将会更大。

(文章来源:中国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