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原标题:琼中中平镇在紫山兰生产加工中引入“碳足迹”评估

探索“零碳”粮食生产有效路径

像风一样,空气中的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如今,通过电表、水表上的数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兰姐种植酿制山栏滴液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们“看到”了“碳足迹”。

6月27日,合作社负责人胡桂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去年10月,合作社将“碳足迹”评估引入紫山兰种植以及加工中,目前,这一批山兰稻已全部收割并加工成了农副产品,而专业机构也给出了全流程的“碳足迹”评估结果和减碳指导意见。据了解,这是琼中对“零碳”粮食生产有效路径的一次探索。

据悉,“碳足迹”指的是产品从原料到生产、分销、使用和处置、再利用等所有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可以说,“碳足迹”是达到“双碳”目标的企业和个人需要迈出的第一步,只有确定自己的“碳足迹”,了解碳排放量,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减碳措施。

“减碳是必然趋势,身在中部生态保育区,我们希望从农业生产上践行环保。”以“零碳”赋能合作社种植的紫山兰米,胡桂兰希望打造一系列绿色、高端、有琼中特色的农产品。

据了解,此次“碳足迹”评估主要由海南碳峰中合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专家团队联合完成。在与“碳足迹”评估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统一指导农户规范化收集农产品种植过程的能耗、水耗和肥料消耗,并记录产品包材、各种材料的运输方式等情况。随后北京专家团队采用国际认可的背景数据库和评价标准完成数据处理。

海南碳峰中合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根据目前的评估报告,我们建议合作社从农机的使用,以及用水、用电等方面减少碳排放。按照计划,合作社可在2年内达到‘零碳’农产品标准。”

下一步,合作社将在现有的100多亩紫山兰稻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并落实各项减碳措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