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陕西自贸试验区着力推进“便利管理主体向便利市场主体”转变,大力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步伐,切实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和群众更有获得感。
构建“长安号”金融服务链
近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积极构筑内陆地区服务优、效率高、成本低的国际贸易通道,中欧班列“长安号”成为保障畅通亚欧贸易、全球供应链安全的“黄金班列”。截至今年6月24日,今年“长安号”已开行1817列,同比增长20%。
6月25日,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平台以“班列+数字金融”模式,构建金融服务链,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效率低、融资周期长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化、信息化、科技化、金融化水平。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平台“铁路提单融资”服务的受益者之一。今年4月开始,公司总经理徐元元就头疼资金周转难的问题,因为一笔从国外进口1150吨大麦的订单,资金占用量大,境外货款支付慢,导致货源组织周期增加近一个月。“铁路提单融资”服务令徐元元惊喜。“不仅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还大大提升了资金周转效率,每个月的业务量可增加至以往的4到5倍。”徐元元说。
据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介绍,“铁路提单融资”产品是贸易企业以西安自贸港公司签发的铁路运输提单作为凭据和抵押品,向银行获得授信。银行能通过全程提单调整掌握贸易企业的货物权属,降低银行授信风险,进而帮助国际贸易企业顺利获得贷款和扩大企业经营规模。
“班列贷”“惠懂你”“浦运通”……平台建设期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西安银行等六家试点银行,都在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了特色专属金融产品,为中欧班列“长安号”相关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目前,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基础功能、企业经营信息查询、轻资产企业信用贷、铁路提单融资等场景功能已基本开发完成。6月18日上线内测以来,平台运行情况良好,已向28家企业提供融资业务,累计金额约1.98亿元。
“数据跑路”成为办事新常态
原产地证书是用以证明货物原产地的一种证明文件,出口企业凭借原产地证书能够在进口方享受关税减免和其他优惠待遇,在国际贸易中有“纸黄金”的美誉。如今在陕西自贸试验区,全程自助办理,最快1分钟就可以拿证。
近日,在陕西自贸试验区高新区综合服务大厅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便民点,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通过自助电脑登录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网上办事平台,不到一分钟,便成功打印一份出口至印度尼西亚的电子器件原产地证书。这标志着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业务在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高新、经开、国际港务、浐灞四个功能区全部落地。
在陕西自贸试验区,以“互联网+”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的创新改革还有很多。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的难题,正在成为历史。
6月9日,西安经开功能区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业务再添新伙伴。西安经开区(自贸功能区)与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签订“跨省通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现首批17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此前,西安经开区(自贸功能区)与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基于两区产业类似、发展方向相同等相关因素的考量,积极探索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在两地政务服务大厅开设“苏陕通办”代办代收专窗,并开通了线上“跨省通办”专区,对跨省通办的事项实行双方接件互认、初审互认、电子证照互认、两地联办、材料免费邮寄,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5月以来,西安经开区还与西安航天基地、宝鸡高新区、咸阳高新区、渭南高新区、榆林经开区、榆林高新区、汉中经开区、安康高新区、杨凌示范区等充分沟通,联合推出首批陕西省内1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68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与秦汉新城、泾河新城联合推出首批105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
下一步,陕西自贸试验区将继续从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问题着手,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流程再造、优化服务、推行“互联网+”,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推出越来越多有含金量的创新改革,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王嘉楠 李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