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6月6日,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举行2023年全国“放鱼日”渔业增殖放流活动举行,现场放流鱼苗94.5万尾。

渔业增殖放流能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稳定水体生态系统结构,维护生物多样性,有效净化和改善水质,实现“以鱼洁水、以鱼养水”。从2012年到2023年,阳宗海连续多年组织开展阳宗海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共计开展增殖放流活动14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累计放流优质鱼苗1169.5万尾,使得阳宗海渔业种群结构、渔业资源量得到有效恢复,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增殖放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

去年,阳宗海积极扩展多种资金渠道,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实现了“政企合作”增殖放流新模式。今年,通过不断探索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模式,增殖放流志愿者个人投入资金2万元参与本次增殖放流。

本次增殖放流投放优质鱼苗鲢鱼和鳙鱼82万尾、花䱻10万尾、云南光唇鱼2.5万尾,共计放流鱼苗94.5万尾。鲢鳙鱼以浮游生物为食,放流适量鲢鳙鱼,通过鱼类滤食作用可以防止浮游生物过量繁殖,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花䱻属于阳宗海土著鱼种,云南光唇鱼属于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适宜放流物种,通过人工增殖放流,补充这类生物资源到阳宗海水生态系统中,可以增加土著鱼种资源,改善阳宗海渔业种群结构,同时也能够维护阳宗海生物多样性。

“三分放,七分管”,增殖放流要取得渔业资源可持续的实质性成效,不仅需要科学放流,保证鱼苗存活率,还需要落实封湖禁渔执法监管,保障放流鱼苗有良好、稳定的生存环境。下一步,阳宗海将继续加强渔政执法工作,加大执法巡查力度,积极开展日常检查、专项检查、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反封湖禁渔规定实施违法捕捞的行为,为放流鱼苗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云南网记者王琼梅摄影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