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入夜,西双版纳火车站站台上少了白天络绎不绝的旅客,来了一群身着黄色工装的铁路人。走近了看,队伍里竟有一个五官明媚的姑娘,精致的瓜子脸,细长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杨家芮是一名傣族姑娘,在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普洱基础设施段从事信号设备维修工作。这晚,她和工友要对中老铁路西双版纳站内的6架信号机进行集中检修。

傣族姑娘点亮家乡的信号灯普宏思殷学合摄

“室内D101信号机开放白灯信号。”到达作业现场,杨家芮熟练拧开信号机箱盒螺丝,测试信号机各项参数。信号是铁路前行的“眼睛”,指示着列车前行的路径,信号机里错综复杂的细线,错连一根就会影响信号的显示。已工作两年的杨家芮虽对设备构造烂熟于心,还是认真地检查了又检查。

杨家芮从小生活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傣族村寨,出行依靠大巴、短途汽车,直至上大学才第一次坐上火车。“那么长的火车是怎么跑那么快的?有方向盘吗?”一路上,杨家芮曾这样好奇地想。“我们家乡的铁路也要开通铁路了。”她骄傲地告诉同学。

傣族姑娘点亮家乡的信号灯普宏思殷学合摄

2020年,中老铁路建设稳步推进,杨家芮毫不犹豫选择回到家乡从事铁路工作。开通前,家人总时不时来站上看忙碌的杨家芮,也顺便看看火车。“kunya(傣语音译,奶奶),以后的火车比这个漂亮很多,全身都是绿色的!”杨家芮自豪地向来参观的奶奶和她的“老伙伴”们介绍着站台旁的工程车。

“D103信号机蓝灯,显示准确,可以交付使用。”中老铁路开通后,杨家芮依旧用心维护着信号设备,为家乡“点亮”铁路信号灯。凌晨3时,6架信号机检修完毕,杨家芮和同事们安全撤出线路,放好工具,回宿舍简单洗漱。“2022年7月29日,天气很热,第118个夜天窗,检修了”杨家芮坐在床边,在珍藏的小本本上认真地记录。持续的夜班,在杨家芮的眼窝留下浅浅的痕迹,但列车前行的“眼睛”却更明晰了。

云南网记者段芃通讯员陈海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