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公安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8月11日,济南在历下区试行驾驶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处罚方式“3选1”;8月12日,济南市中区组织“驾驶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安全头盔不文明行为启动信息采集”,人脸识别,采集信息抄送文明办,通报给当事人所在单位。这一系列举措都在表明,济南正在“加码”对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佩戴头盔的管理。

为了“头”等大事 交警“操碎了心”

关于劝导“驾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不文明行为,在没有法律作为强大支撑的背景下,济南交警最近的一系列的探索不得不说“尽力了”。

继济南车管推行电动自行车“带盔销售”、济南历下试点推行“3选1”处罚方式之后,8月12日,济南交警市中大队组织的“驾乘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安全头盔不文明行为启动信息采集工作”现场体验活动,在经十纬一路口火热展开。

济南交警市中大队副大队长刘朝辉指向路口的一块屏幕,“大家看到路口的这个屏幕,全市一共有30块,配有多个角度的摄像头,在原来对逆行,闯红灯等行为进行抓拍的基础上,另行开发了对驾乘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头盔的不文明行为的采集,采集的照片将进行数据碰撞,当事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都会显示在大屏上。”通过这种形式,来提醒当事人驾乘电动自行车需佩戴安全头盔,同时,济南交警还将把采集到的信息,抄送文明办,文明办将会把这些数据通报到当事人所在的单位,下一步将会给各个区的不文明信息进行通报排名,纳入考核。

“头盔热一直未降温” 背后是“安全问题”

外卖骑手、上班族、接娃家长……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电动自行车“大军”。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全国电动自行车产量2966.1万辆,同比增长29.7%;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全世界第一。如果不加强管理,庞大的数据背后隐藏着的是“道路安全风险”。

从2020年5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到当年6月1日行动正式开始后“一盔”难求,再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头盔热,一直未降温”。

之所以一直没降温,是不佩戴头盔背后的“不安全”。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小时;2019年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要求其设计速度最高不超过25公里/小时。然而实际生活中,大量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往往超过30公里/小时甚至超过40公里/小时。在这样的速度下,一旦发生碰撞事故,头部受到撞击,将可能是致命的伤害。

7月26日,济南交警曾对外发布一组数据,今年以来(数据截至7月21日),济南共发生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一般程序)1760起,造成154人死亡、1957人受伤,分别占全市交通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的39.17%、30.62%和42.94%;其中,涉及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未使用安全头盔的交通事故(一般程序)共1255起,造成121人死亡、1383人受伤,分别占全市交通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的27.93%、24.06%和30.34%。其中,头部损伤是驾乘电动自行车者死亡、重伤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在市中交警大队组织的活动现场还醒目地摆放着一个易拉宝,印着《济南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报》,7月30日,济南对外发布了该《通报》,明确提出“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更有利于人身安全”。

呼吁立法 让执法者有法可依

“目前的状况就是,一方面需要提高市民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的佩戴率,但另一方面,我们缺少底气,所以现在还是以劝导为主。”一名在一线执勤的民警告诉新黄河记者。

济南交警支队秘书处副处长邢吉军表示,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普及度不高,其实是缺少强有力的外部约束,背后的制约主要在于没有“法律”让执法“合法化”。纵观全国关于驾乘电动自行车的立法,已经有些省市走在了前面。“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现在的地方性立法多是以省、直辖市的名义在推进,比如江苏、浙江;太原市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是以地方性条例规定‘驾乘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十元罚款’。”邢吉军介绍。全国立法层面同样没有明确提出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的强制性要求,这也导致很多地方在推进立法时遇到权限问题,无法强制要求佩戴安全头盔。

据了解,目前山东省已经在推动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相关立法工作。

【记者观察】

未立法前,“戴牢”头盔需多方联动

就目前来看,山东省出台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立法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明确的处罚条例,面对庞大的电动车大军和庞大的驾乘人员数量,只靠公安机关的宣传、引导、劝阻,起到的作用、带来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打了不少折扣。

怎么办?这是摆在济南这座城市和所有市民面前的一道题。在记者看来,没有法律作为基础条件的“安全宣导”“整治行动”需要多部门联合。区县政府动起来,群团部门动起来,基层街道办事处动起来,企事业单位动起来,学校动起来……甚至是否考虑可由政府采购头盔,列入为民办实事清单,定期定额向社会投放。

说一千道一万,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市民能将佩戴头盔作为出行的习惯,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作文明交通出行的表率,为济南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