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单位缴纳的职工医疗互助金,让我在生病之后第一时间拿到了6万多元的补助,真的帮我们一家缓解了很多压力。”提及宁波市总工会职工医疗互助,慈溪市某建设企业职工吴女士心里满是感激。


【资料图】

吴女士所在的公司,2012年起就为职工参保了在职住院、女职工安康和特种重病三项职工医疗保障。吴女士不幸被诊断为乳腺癌后,企业工会干部在第一时间来到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网点为她进行“二次报销”,按照各项保障金给付标准,吴女士获得了6万余元的补助。

经过19年的探索实践,宁波市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多项目、广覆盖的“4+1”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体系,构建了“政府重视支持、工会独立运作、企业和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累计参保职工超2000万人次。近三年年均参保人次达200万,先后为110万人次给付保障金10亿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病职工个人医疗负担,被誉为职工“第二条健康保险带”,得到了职工的广泛好评。

广泛覆盖构筑多项目保障体系

2003年,为配合全市职工基本医保的实施,从职工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时基本医保广覆盖、低保障的现状,宁波市总工会首先推出了适合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项目。

“为确保参保覆盖面,我们实行了两个80%的参保要求,即本系统单位参保面要达到80%,参保单位职工参保面要达到80%。”宁波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张楠介绍,“同时为了让职工医疗互助项目惠及更多职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每年都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把该项工作多年来一直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和服务职工十件实事的考核内容,对各级工会的任务作出具体要求和分解,力争参保覆盖面每年都有新的提高和突破。”正是由于目标明确,组织有力,责任到位,宁波的医疗互助保障参保率每年都保持5%~10%的递增速度。

在推进过程中,为适应不同职工群体的多样化医疗保障需求,宁波市总工会又逐步推出了退休人员住院、特种重病和女职工安康三项医疗互助保障。目前,保障对象已涵盖了本地在职职工、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及退休人员等,形成了面向不同职工群体,覆盖全市大范围的,多项目、多群体、多层次、广覆盖的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体系。

规范运作管好职工“救命钱”

为确保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持续稳定发展,2003年宁波市总工会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了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宁波市职工互助保障会,独立运作,全面承担全市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下设理事会,具体负责互保项目制订、政策调整、组织发动、资金管理等日常工作。

同时,宁波市总工会还专门组建了宁波职工互助保障中心(办事窗口),受理职工日常互保资金申请、结算、复核、发放等工作,并在全市设立服务网点,目前已形成1个中心、25个服务点的互保工作服务网络。

为确保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资金安全,管理好广大职工的救命钱,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会每年定期召开理事会,公布互保资金预决算及相关财务账目,接受广大理事监督,并聘用专职财会人员。

按照“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以支定收,及时调整”的原则,对所有账目实行独立核算,职工互保资金全部存入银行,不参与各类投资;互保机构工作经费,全部列入各级工会预算,不提取管理费,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真正做到取之于职工,用之于职工,充分发挥了保障金帮困解困的保障功能。

优化服务注入持久活力

医疗互助保障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业务性强,如何才能让这项工作保证持久活力?

实践中,宁波市总工会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在《宁波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中明确规定,企业职工互助保障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部分可直接从成本中列支。同时,在退休人员住院医疗互助保障项目中,要求财政给予必要的补贴。

“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下,我们已形成了政府支持,企业和职工参与,工会运作的医疗互助保障工作格局,使这项公益性活动更具有持久的活力。”张楠表示。

近年来,宁波市总工会全面推进网上办事能力建设,依托宁波市总工会办公业务平台,改造互保信息管理平台。加快医保大数据应用,推进“甬工惠”APP互保专区建设,打通线上线下互保理赔模块,完善线上个人参保、信息查询、住院理赔、特病理赔模块,同时新推出了退休人员可线上参保的模块,提升了服务效率。“借助互联网,我们希望能够让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关键小事’实现‘省心办、快速办、无感办’,传递‘工会温度’。”张楠说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