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春风沂水"章,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入高中教材。笔者肯定是不如语文教师的权威性高的,这里仅提供片面看法。

先看钱锺书《在人生边上的边上》中的一段文字,笔者也是从这里得到启发(本文算是读书笔记):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邓九公九秩庆寿,安老爷为同席讲《论语》“春风沂水”章,略朱子注不可过信,“四贤侍坐言志,夫子正是赏识冉有、公西华、子路三人,转有些驳斥曾皙。读者不得因‘吾与点也’一句,抬高曾皙。曾皙的话说完了,夫子的心便伤透了。彼时夫子一片怜才救世之心,正望着诸弟子各行其志,不没斯文,忽听得这番话,觉得如曾皙者,也作此想,岂不正是我平日浮海居夷那番感慨,其为时衰运替可知,然则吾道终穷矣!于是喟叹曰:‘吾与点也!’这句话正是伤心蒿目之词,不是志同道合之语。果然志同道合,夫子自应莞尔而笑,不应喟然而叹了哇!”词辩尖新,老宿多称赏之。按此段议论,全袭袁子才之说。《小仓山房文集》卷二十四《〈论语〉解》之四略云:“‘如或知尔,则何以哉?’问酬知也。曾点之对,绝不相蒙。夫子何以与之?非曾点,与三子也。明与而实不与:以沂水春风,即乘桴浮海之意,与点即从我其由之心。三子之才与夫子之道终于不行,其心伤矣。适闻曾点旷达之言,遂叹而与之,非果圣心契合。如果契合圣心,在子当莞尔而笑,不当喟然而叹。”此《儿女英雄传》之蓝本也。翁覃谿《石洲诗话》卷三说东坡《在儋耳》诗:“问点尔何如,不与圣同忧?”以为能“道着春风沂水一段意思”云云,亦颇合袁氏之说,特笔舌无此明快。乾嘉汉学家于袁解颇有节取:郝兰皋《晒书 堂外集》卷下《书袁简斋〈论语〉解四篇后》即取其二、其四两篇,朱兰坡《小万卷斋文稿》卷七《与狄叔颖论四书质疑书》虽驳袁氏之解叹字而亦不非其夫子伤心之说。"

下摘《史记》:"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为一证

当然,情感是复杂的,很多想完全解释一段复杂的情感的尝试都不够恰当。也许最好自行揣摩。笔者就不提供浅薄看法了(不会),但是个人认为只用一小段文字概括吉光片羽的文言文中具体的人物感情的话,大概是不能写Q.E.D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