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美国CPI同比增长7.1%,超预期放缓。不过,距离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相去甚远。对美联储而言,未来的关键问题不只在于通胀是否会继续放缓,还有通胀会以多快的速度和多彻底的方式放缓。鉴于鲍威尔此前曾多次展现“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或仍将保持加息步伐。
当地时间12月13日,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11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7.1%,较10月份的7.7%有所降低,低于市场预测的7.3%;核心CPI同比增长6%,低于10月份的6.3%和预测值6.1%。
【资料图】
美联储一直在与通胀做斗争。从数据来看初见成效,通胀率从8月份8.3%的40年高位下降到9月份的8.2%,10月份进一步降温至7.7%。11月通胀数据也大幅下降,完全低于市场预期。
这释放出美联储可能在2023年某个时候转向鸽派的信号,美股应声上涨。
美国总统拜登在当地时间周二出席白宫记者会时表示,11月CPI数据是一个好消息,在全球很多主要经济体的通胀率以双位数速度上升之际,美国的通胀正在下降。拜登还强调,美国物价仍然太高,政府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他回应记者提问时说,希望美国通胀在明年年底前接近回复到正常水平。
CPI超预期下跌
数据发布前近一周,市场普遍预计美国11月CPI将从7.7%降至7.3%左右。和今年夏天“真实数据普遍高于市场预期数据”的情况相比,11月美国CPI数据可以说是超预期下跌。
杰富瑞首席金融经济学家Aneta Markowska此前表示,美国11月CPI将降至7.2%,明年美国的通胀也将继续下降,但她也警告说,如果不经历“(加息所带来的)痛苦”,通胀便难以达到美联储2%的目标。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经济学家Ellen Zentner此前表示,美国二手车和新车价格以及交通、医疗和住房成本下降将促使11月CPI通胀率同比降至7.3%。
美国银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加彭(Michael Gapen)称,美国住房通胀可能还会“保持黏性,直到明年某个时候”。受物流、仓储和工资成本高企等因素影响,食品价格也将保持高位。
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此前预计11月CPI通胀为7.2%,部分原因是汽油价格下跌。
“超预期数据”发布之后,美股期货短线拉升,纳指期货、道指期货、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扬;美元指数短线下挫逾70点,离岸美元兑人民币一度升破6.95;富时A50中国指数期货也有一波0.5%左右的小幅脉冲。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截至13日收盘,道指涨0.3%报34108.64点,标普500指数涨0.73%报4019.65点,纳指涨1.01%报11256.81点。
居住成本还是最大痛点
11月细分数据则印证了分析师和经济学家的预期和猜想,尽管总体放缓,部分消费类别的通胀率仍呈上升趋势。
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杂货、服装和通信业的通胀率从10月到11月有所增加;能源、二手车和卡车以及机票等则下跌,助推了整体通胀数据下降。住房占平均消费者预算的最大份额,占2022年家庭支出的34%;汽油和食品在内的交通运输业分别为16%和12%,排名第二和第三。
“好消息是,我们看到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从高位回落”,毕马威首席经济学家Diane Swonk表示。
坏消息则是,住房问题将是美国消费者持续的痛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11月住房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了7.1%,劳工统计局表示,虽然住房通胀从10月到11月有所缓和,但住房仍然是对通胀数据“迄今为止最大的贡献者”,足以抵消能源的降幅。
鲍威尔措辞很关键
美国11月的通胀数据或将影响美联储的加息步伐。美联储将于12月13日至14日举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FOMC),市场目前预计将加息50个基点。
华尔街预计,即便通胀数据有所放缓,但鲍威尔仍会在本周和明年加息。
Bankrate首席金融分析师Greg McBride也认为,美联储2023年仍将加息。
经济研究公司Quill Intelligence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策略师丹妮尔·迪马蒂诺·布斯(Danielle DiMartino Booth)预计美联储本周将加息50个基点,“这仍是一次相当大的加息,将继续对住房市场和汽车等利率敏感型行业造成破坏”。
布斯曾在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任职,她认为,投资者不应该特别关注利率决定,而是应该关注鲍威尔在本周新闻发布会上的措辞,这对于衡量市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至关重要。如果鲍威尔被投资者视为鸽派,那么股市可能会上涨,如果他被认为是鹰派则相反。
过去一个月,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分析师都认为,美联储可能会在明年某个时候表示出鸽派倾向。这不无道理,目前利率已经超过4%,足以降低通货膨胀和需求,美联储不想因为“破坏经济”而受到指责。
“未来12个月,美国、英国的滞胀风险都很高”,德意志银行策略师吉姆·里德(Jim Reid)近日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人们强烈认为,下一次美国经济衰退将在2023年开始。”
记者:周秭沫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