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化妆品巨头爱茉莉太平洋又被传出子品牌撤柜的消息。
近期,多个小红书博主透露韩国化妆品HERA(赫妍)、IOPE(艾诺碧)在中国撤柜,并表示两个品牌“已被现在最大合作分销商丝芙兰踢出局”。
2月22日,爱茉莉太平洋中国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回应:“因业务渠道与战略发展调整,HERA微信商城将于3月25日关闭。消费者仍可以通过HERA天猫旗舰店进行购买。”
HERA与IOPE的官网客服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线下已经撤柜很长时间,以后没有实体店了。此外,IOPE客服表示,“IOPE微信商城将在2月28日关闭,丝芙兰也不卖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小红书上的传闻属实。
2019年至今,包含伊蒂之屋、IOPE、HERA在内,爱茉莉太平洋已经关闭3个品牌的中国线下店,曾力扛中国市场业绩的悦诗风吟门店也从巅峰时期的800多家缩减至100多家。
韩妆在中国经历的大扩张时代,已然成为历史。
中低端化妆品“几近覆灭”
高端市场仅剩雪花秀支撑
伊蒂之屋与悦诗风吟都是集团旗下的平价化妆品,前者2021年上半年关闭中国所有实体店,后者2022年1月传出撤柜80%。集团财报显示,伊蒂之屋是2020集团旗下表现最惨淡的品牌,年营业收入下降38%至1113亿韩元(约合6.4亿元人民币),并录得大额亏损;悦诗风吟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7%至348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营业利润暴跌89%至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3万元)。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曾解释,未来在中国市场将着重发力中高端及线上领域。
根据官方资料,HERA、IOPE都是旗下的高端品牌,但在集团业绩中积极作用并不明显。2021年财报显示,亚洲收入增长2%,其中超过70%的销售额来自中国。集团重点强调了高端品牌雪花秀售额增长约50%,以及护肤品牌LANEIGE实现两位数增长,未再提及HERA、IOPE的具体业绩。与此同时,2021财报显示第四季集团净亏损73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亿元)。
在频频撤店的阴影下,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曾在2020年财报中提到为了改善现状,开始加重对高端市场的布局,推出了SIENU(时妍露)等高端新品牌。但《证券日报》记者发现,SIENU虽然和雪花秀价格区间相似,目前国内电商平台仅有海外旗舰店,而且产品月销量大多是个位数。
失去文化滤镜
韩妆接连“消亡”
从2018年开始,在华韩妆品牌开始一个接一个的陷入危机。
2008年进入中国的化妆品SkinFood(思亲肤),如今线上旗舰店早已消失,实体店也多在2018年大规模关闭;同一年陆续关店的还有LG旗下的化妆品菲诗小铺,该品牌巅峰时期曾一年在中国开店100多家;无独有偶,靠芦荟胶风靡中国市场的自然共和国,进入中国三年开了30多家专卖店,现如今实体店也所剩无几。
公开数据显示,韩国化妆品2018年对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仅为20%,远低于它之前五年里平均每年66%的增长数字。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韩妆“不吃香”与文化有很大关系。“早些年,日韩通过电视剧、电影等文化输出,附带的一系列与文化有关的产业(如美妆、服装等),都在中国成为畅销产品,但韩流在中国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自从中国的国潮化妆品全面崛起后,消费者就意识到韩妆并没有想象中好,这导致韩国品牌市场竞争力大大减弱。
此外,从爱茉莉太平洋旗下高端品牌也陆续撤柜能够看出,韩妆并不是只有平价品牌被消费者“抛弃”。
“因为失去文化‘滤镜’,让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呈现出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中国高端消费者会嫌弃韩国的化妆品不够高端,而中国的大部分普通消费者又觉得韩国化妆品的性价比和研发还不如中国的国潮品牌。”江瀚说道。
以爱茉莉太平洋为代表的韩妆品牌,在中国和欧美品牌的夹击之下将如何生存,《证券日报》记者联系到爱茉莉太平洋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应。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