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语文作文都备受社会公众关注。6月7日,记者采访了来自海南华侨中学、海口市第一中学、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的多位语文老师,邀请他们对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进行分析点评。老师们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新颖,内容关注青少年成长,容易引发共鸣,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语文学科教研组长邹燕妮介绍,我省所用的作文试题是一道读写结合的新题型,属于“试卷内阅读材料情境命题型作文”。该题适合多种文体,如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体现了高考作文题目的高度开放性与包容性,给了考生极大的选择余地和发挥空间。

“虽然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的形式很新颖,但和考生们以前训练的材料作文非常类似。”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组备课组长陈海涵分析道。


(资料图片)

海南华侨中学语文教师徐永清将近三年海南的高考作文题进行了纵向对比,探究其间的相关性和继承性:“2021年的高考漫画作文‘人’的笔画,‘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其实是人成才的三个步骤;2022年的材料作文是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把青年学生的志向和奋斗与家国的未来挂钩,是个人价值与国家复兴的对接思考;今年的作文题,从2021年的内修,2022年的内外融合,又进一步回到了自省自强。”

考生们拿到作文题后,应该如何审题立意?

几位语文老师都认为,题干中出现的“当代”“青少年”,对作文写作有了时间阶段的限制性和角色年龄的限制性,考生首先应该把写作视角锁定当下青少年的群体。同时,试题以“放松,沉淀,成长”定位,显示出命题者对青少年“安静一下不被打扰”“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想法是理解的或是肯定的,意在告诉考生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同时,在审题和作文构思过程中,要把握好“放松”“沉淀”“成长”三个关键词的内涵与关系。

“‘放松’‘沉淀’‘成长’三者之间论证的顺序不要打乱。”徐永清表示,考生应在草稿纸上建立“放松”“沉淀”“成长”的内在递进式关系。“‘放松’让我们除去焦虑更好地判断选择奋斗的方向,从而会在思想精神上自觉地过滤掉有害的思想和习惯。沉淀之后,当代青少年能更好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成才可期。”

什么样的文章更容易在此次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分?

邹燕妮表示,“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成长”,可见该作文在于正面引导青少年勇敢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因此考生在写作中需要把握出题人的意图,传递成长正能量。

同时,高考作文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而是要检验学生在语文学科四大素养层面发展的水平。“考生需要把握住材料的主旨,在选材方面避免思维低幼化,在立意方面切勿出现思维简单化的情况。此外,考生在表达个人成长中的感悟与思考的时候,基本的理性思考和辩证分析能力在作文中也要体现出来。”

徐永清认为,“放松”“沉淀”“成长”的具体阐释是本文写作的难点,考生要能用自己的语言阐释出其中的学习规律性、选择性、责任性。此外,该作文题容易写成时评性风格的作文。“其实本文重在正视‘空间’问题的‘真’,分析打扰空间的外因,必然会有情感层面的考虑。议论中道理的阐释能够‘真情流露’,也会打动阅卷者的心。如果考生再以典雅、精确、凝练的语言行之成文,那么博得阅卷老师青睐的可能性更高。”徐永清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