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一季度重庆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市财政局经建处处长杨锐峰介绍,一季度,市级财政已经筹集180亿元,占年度筹资任务的27%,支撑了一季度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95亿元。
政府投资是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抓手。最近重庆发布了今年市级重大建设项目,特别是市级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要投资2500亿元左右,财政有哪些政策和措施来保障项目落地?杨锐峰在发布会上说道,“我们强化财政资金资源调度,市级财政负责筹集656亿元、区县负责筹集407亿元,市场化融资1234亿元,余下的通过向上争取解决。”
具体来说,市财政从三方面发力稳投资、稳增长:
一方面,在预算资金安排继续增加,按照市政府审议通过的年度投资计划,今年市级财政将筹资656亿元,较去年增加36亿元、增幅5.8%。杨锐峰介绍,这些钱集中用于支持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城市提升、生态建设、民生及社会治理领域的354个项目。如:成渝中线、渝湘等高铁,轨道27号线和15号线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超瞬态实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庆应用数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
另一方面,在政府专项债券持续发力,今年,全市新增政府专项债券限额达到1240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略有增长。今年1月份重庆发行了今年第一批政府专项债券274亿元,和往年相比,提前了4个月。接下来,市财政局将进一步加快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节奏,初步计划5月底完成全年发行任务的40%,9月底完成全年的发行任务。在债券资金投向上,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聚焦重点支持领域,主要用于交通、农林水利、产业园区等,投向补短板、增后劲、上水平的项目,投向前期工作条件好、项目成熟度高的项目,推动专项债券的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
再一方面,不断深化投资融资改革。杨锐峰表示,市财政将加强与国资、金融的协同联动。一个是与国资的联动,加大国有资产资源统筹盘活力度。比如:用好权益类筹资手段,通过基础设施公募REITs,盘活优质的存量国有资产。另一个是与金融的联动,通过金融贷款等方式,支持具有市场化筹资条件的项目。比如:对广阳湾、两江四岸等重要城市功能区涉及的项目进行经营性、非经营性清分,创新构建项目“投、融、建、运”一体化融资模式,目前已撬动政策性银行贷款870亿元。
筹好钱更要用好钱,市财政在形成实物工作量的“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避免“钱等项目”。投资重点集中在前期准备充分、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集中资金支持这些项目,加快项目的执行进度、避免资金沉淀。二是坚持提前调度资金,避免“项目等钱”。提前下达高铁、轨道、机场、普通公路等有条件加速投资放量的项目约140亿元。三是坚持“资金池”与“项目池”“资源要素池”对接,避免资金与项目“分家”。统筹平衡投资需求与财政保障,确保资金筹集和投资计划“无缝对接”,确保项目“快落地、快推进、快见效”。(记者 田韵沁 赵颖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