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 通讯员 鲁鹏)4月上旬,在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瓦恭、迤六、龙庆社区,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樱桃果实缀满枝头。从4月14日开始,西翥街道将迎来“首届樱桃采摘节”,届时将有农特产品展销、民族服饰展示、特色小吃品尝、苗族合唱团天籁之音欣赏等,市民在采摘樱桃的同时有多重体验。

记者了解到,瓦恭社区樱桃种植逐步壮大成当地的特色产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种植樱桃7年的农户年销售收入可达10887元,带动就业近百人。作为瓦恭社区第一批樱桃种植户,王天荣家里的小院紧临樱桃园基地,漂亮的柏油路从门前经过。苗族风情浓郁的彩绘墙面下,宽敞的庭院尽显原汁原味的苗族村寨元素。

在致富带头人王天荣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苗族群众尝试产业调整,走上家门口“就业”的道路。随着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振兴实践等工作的深入推进,西翥街道形成了“产业延伸到哪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的工作格局,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助推优质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西翥街道着眼农旅融合发展,依托农业开拓旅游新领域,打出“吃农家饭,体验农耕乐趣,享受天然‘氧吧’”的招牌,使游客在体验极具特色的农家生活的同时,还可以购买无公害绿色果蔬等其他农家特产,实现乡村旅游与多产业融合的联动效益。

大村“麦和稻田”瓦恭稻鱼共生、白泥塘黄梨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农特产品供不应求、观光旅游人数不断增加;西游洞、松鹿部落等景区持续升级改造,振峰庄园、阿哩哩风情寨、二鸟宅等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

下一步,西翥街道将创新打造的“游学教育+参观采摘”“亲子拓展+农事体验”休闲农业运营新模式,引导农民由“种庄稼”转向“种风景”,让乡村旅游有“土味”,也有时尚和品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