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系统(SUS)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次性使用系统(SUS)广泛用于抗体药物的生产中,其主要优势为场地建立快速、产品线切换方便和无需清洁验证等,随着SUS的广泛应用,其潜在风险也被逐渐重视。2023年03月23日,全国团体信息平台发布了由江苏锐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起草的《制药工艺一次性聚合物组件可提取物技术规程》(T/SHBX 003—2023)团体标准,2023年04月23日起实施,此团体标准给出了制药工艺过程中接触料液的一次性使用系统(SUS)的一次性聚合物组件所需的可提取物检测技术规程。为生物工艺中一次性使用系统生产企业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团体标准,在提高行业生产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管效率,对其使用者的相容性评价提供最有价值的帮助。

一、一次性使用系统和可提取物知多少?

1、一次性使用系统(SUS)

同时也称作药用一次性使用技术(Single Use Technologies,SUT),是一种工艺耗材解决方案,通常由聚合材料组件装配而成,形成一个系统或单元操作,用于单次或一个阶段性生物工艺或制药生产活动。抗体药物的生产中长江的一次性使用系统(SUS)(含组件)示例如下:

(1) 用于制备储存、 混合及生物反应器的一次性袋体的薄膜

(2) 袋体焊接组件

(3) 管路

(4) 管路连接接头(Fittings)

(5) 管路末端接头(Connectors)

(6) 无菌连接器和断开器

(7) 除菌过滤器

(8) 传感器

(9) 弹性材料组件(如:垫圈、 O 形圈、 膜片和隔膜等)

(10) 泵头和离心泵的与料液接触的聚合物表面

(11) 一次性超滤夹具

(12) 色谱柱内壳

(13) 桨叶(如:搅拌袋、 生物反应器袋)

(14) 灌装针

2、可提取物(Extractables,E)

在极端条件下(例如有机溶剂、极端高温、离子强度、pH、接触时间等),可以从组件材料的工艺介质接触表面提取出的化学物质。可提取物能够表征大部分(但并非全部)在工艺介质中可能见到的潜在浸出物。

3、浸出物(Leachables,L)

在存储或常规工艺条件下,从接触产品或非接触产品的材料中迁移进入药物产品或工艺流体中的化学物质。可提取物研究和浸出物研究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两者的包含关系如下图。

二、《制药工艺一次性聚合物组件可提取物技术规程》标准信息

三、《制药工艺一次性聚合物组件可提取物技术规程》起草单位、起草人

四、生产用一次性使用系统可提取物研究条件设计

制药工艺一次性聚合物组件可提取物检验程序包括四个阶段,分别是设计可提取物研究条件、样品提取试验、供试液检测分析、数据整理报告,其中样品提取试验阶段细分为3个步骤,分别为样品制备、提取液制备、检测项目准备。可提取物检验程序流程图详见下图所示:

根据一次性产品制造工艺的风险评估,拟定生产用一次性使用系统可提取物研究条件,生产用一次性使用系统参照下表所列提取溶剂、暴露时间和暴露温度,对SUS组件进行提取试验,可提供适用于大多数生物制药生产工艺的可提取物数据。这些溶剂、暴露时间和暴露温度代表大多数典型生物制药生产应用的合理最差条件。

表:按SUS组件类型列出的提取溶剂、暴露时间和暴露温度

1注:pH3酸性提取溶液的配制:将14.9g氯化钾溶解在1 L纯水中,得到0.2mol/L溶液。在1L的容量瓶中,向250mL0.2mol/L氯化钾溶液中添加5.3mL0.2mol/L盐酸,用0.2N盐酸调节pH至3±0.1(如必要),并用纯水定容至1 L。

2注:pH10碱性提取溶液的配制:用约950mL纯水溶解14.2 g磷酸氢二钠,用0.1mol/L盐酸或0.1 mol/L氢氧化钠调节pH至10±0.1(如必要),并用纯水定容至1 L。

3注:WFI=注射用水。如果无法获得WFI,可使用去离子水。

4注:√表示SUS组件或系统供应商应当提供可提取物试验报告的提取条件。

5注:*表示在已有提取条件不能覆盖实际工艺的情况下,建议SUS组件或系统供应商提供可提取物试验报告的补充提取条件。

6注:/表示不要求SUS组件或系统供应商提供可提取物试验报告的提取条件。

参考文献

[1] www.ttbz.org.cn、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等

作者简介

滴水司南,男,生物医药高级工程师,立足于生物医药行业质量管理工作,专注于生物医药产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