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内需增长的终极动力,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玉溪市市场消费发展实现进位赶超、提能升级的“黄金十年”,全市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玉溪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推动下,落实落细稳增长和促消费政策措施,市场消费实现高质量发展。9月1日,“玉溪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场消费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玉溪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琼介绍,十年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个行业年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1.7%上升到14.2%,成为除工业以外对经济增长支撑贡献最大的行业。


(相关资料图)

2012—2021年,玉溪市场消费总量大幅增长、占比显著提升、贡献明显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21.2亿元增长到862.4亿元,增长2.7倍,总量由全省第6位上升到第4位,全省占比由5.6%提升至8%,年均增长11.6%,年均增速排全省第4位。城乡消费保持协调发展,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由270.0亿元增长到722.6亿元,年均增长11.6%;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由51.2亿元提升到139.7亿元,年均增长11.8%。2021年末,玉溪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412元,全省排名第2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608元。

玉溪青花街 供图

聚焦主体培育 完善消费场景

十年来,玉溪消费供给的市场主体快速壮大,发展动力更足、活力更强。到2021年末,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从业主体规模达到13.6万户,其中,企业1.3万户、个体12.4万户;四个行业限额以上企业达到551户,数量排全省第5位。中高端消费供给短板不断得到补齐,先后引入希尔顿、京东五星电器、星巴克等一批高端知名消费品牌,培育中华老字号品牌2个,云南老字号品牌9个。龙头企业培育取得成效,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批发企业达到9户,年销售额超1亿元的零售企业达到29户,优质企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效应日趋显现。

全市努力完善消费场景,实现流通体系新升级。先后出台促消费、稳增长、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商业设施建设力度,美佳华、极中心等传统商业中心不断提档升级,推进实施玉溪万达广场、临岸三千城购物公园等核心商圈建设,建成了玉溪青花街、乾景商业街等一批特色街区、夜经济聚集区。加快城市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布局,加快完善市、县、乡、村4级市场体系,农产品出村进城、玉品出滇出国渠道更加畅通。

2012年来,新建和改造各类市场128个,专业市场数量达到72个、农(集)贸市场达到195个,通海金山、峨山滇中、澄江柿花园市场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批发市场,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消费品和商品流通的需求。实施“吃在玉溪、购在玉溪”三年行动,鼓励名品名店、老字号进商圈、进街区、进景区,推动“滇菜+文旅”融合发展,组织开展系列商旅文联合促消费活动,培育了以红塔区米线文化节、易门菌交会、元江芒果节等为代表的一批地方性节庆消费品牌。

玉溪磨盘山 供图

创新数字运用 提升服务品质

十年来,玉溪加快数字化创新应用,实现消费业态新突破。大力推进传统商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移动支付、刷脸支付、自助结算等在商场、超市等场景广泛运用,智能无人零售在玉溪落子布局,全市59户大型传统零售企业全部开展线上业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全省地州中率先推广开通“一部手机逛商圈”平台,6个商圈1000余户商户进驻上线。建成京东玉溪新经济产业园,入园企业达154户。实施6个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

全市提升服务消费吸引力,描绘文旅商融合新画卷。聚力打造“一地四乡”和健康生活目的地名片,餐饮、文旅消费品牌更具魅力。推进餐饮服务品牌化、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培育了鸿源饭店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地方特色菜肴和名小吃。打造了以烟草产业为重点的工业观光旅游品牌,打响了青花瓷、华宁陶、通海银等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传承创意产品,唱响了聂耳音乐、花灯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地方文艺,在保护中开发了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周边湿地公园、景观栈道等休闲设施,建设了聂耳纪念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建成了马房村、小湾村等特色民宿群和海豚湾、峨山茶园、栖霞山庄等半山酒店,打造了一批红色文化、自然风光、生态休闲精品旅游线路。

2012—2021年,全市旅游人数从1461.3万人次增加到4489.5万人次,增长了3.1倍;旅游总收入从70.6亿元增加到394.2亿元,增长4.6倍,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支撑。

云南网记者 浦美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