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两小时前往绿春县牛孔镇模东村委会期杯村,刚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惟妙惟肖的假山旁,一株三角梅沿着栩栩如生的枝干爬满寨门,“期杯村”三个字映入眼帘,以杉木树横切面为背景墙的簸箕上,醒目而规整的写着“党建引领六村同创示范村”11个大字。路旁棕色的篱笆、随风摇曳的竹林、环村而行的涓涓细水以及整洁舒适的进村道路,美成了一首静谧的田园诗。

“期杯”为哈尼语,意为马鹿窝,因常有马鹿驻扎、休憩而得名。漫步在期杯村平整笔直的村路上,高大宽敞的村居,姹紫嫣红的小花点缀其间,村民们利用空闲土地,种植各种蔬菜、佐料;木栅栏围住的庭院里,块块分明的石板延伸到家门,巨型海芋矗立在中央,与青草、鲜花共舞;阳光下,一位古稀老人正悠然地给远方的亲人打着电话,不时传来几阵爽朗的笑声……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便是那一幅幅体现哈尼族民族文化精神的“高颜值”画卷。

大道小巷见缝植绿、见缝插绿,处处生机勃勃;文化墙色彩绚丽、充满民族特色,满目惊喜:耙田图、老妇插秧图、夏耕除草图、农夫庆收图、稻鸡觅食图、草莓愿景图、民族团结图……每一幅图都表达了不同的乡村愿景。

“接到此次任务,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对期杯村哈尼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升华,并创作出了一系列的文艺作品,我们的墙体文艺作品基本完成。”负责创作的思耀民族工作室负责人马丽表示,创作以哈尼族民俗文化的融合、变迁为主线,以墙体文化为载体,结合实际,根据房屋建筑的特点,绘制了不同风格的文艺作品,认真细致做好彩化、美化,全面体现哈尼族与其他民族携手并进、共同奋斗的文化元素。

把文化绘上墙,让文化“会说话”,是期杯村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牛孔镇党委政府希望通过这些彩绘作品,将保护传统文化和发展创新相结合,留住文脉,守住乡愁。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多措并举,持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群众增收致富,不断推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牛孔镇宣传委员李杉灵说。

云南网通讯员李龙艳记者黄翘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