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预期下,外资投行开始大幅裁员节流。

近期,外媒频频爆出多家外资投行在亚洲裁员的消息。包括但不限于瑞银或将于7月开始对瑞信亚洲投行业务展开裁员;摩根大通6月20日在亚洲地区裁减约20个投资银行职位;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内的四家华尔街投行,过去一个月在亚洲裁减了至少100个交易撮合职位,香港和内地的员工首当其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美国华尔街几家大型银行今年裁员人数共计将超过1.1万。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美联储启动加息进程,并购活动开始放缓,华尔街对今年投行业务利润的期许落空。而美国Dealogic数据也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外资投行在中国内地的IPO份额已降至历史新低。

外资投行亚洲裁员

不久前的6月12日,瑞银集团如约完成对瑞信的收购,并预告会缩减瑞信投行业务。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瑞银将会于7月开始在瑞信的亚洲投资银行业务开展裁员,目前尚未知道裁员数量。

有消息称,在亚太区内,瑞银、瑞信在澳洲和中国的业务重叠度最高,故这两地的瑞信投行家将大幅减少。瑞银还计划裁减瑞信的亚洲消费者和零售以及一般工业集团覆盖团队的大部分员工,但保留科技、媒体和电信团队的大部分员工。

彭博近日亦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摩根大通于6月20日在亚洲地区进行了裁员,受影响的主要是消费者、医疗保健和私人资本市场等行业的助理和分析师级别的初级员工。更早几天,高盛在亚洲裁减逾30个投行职位,花旗裁减逾20名投行员工(以初级银行家为主)。

据消息人士爆料,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内的四家华尔街银行,过去一个月在亚洲裁减了至少100个交易撮合职位,其中香港和内地的员工受到的打击最大。

亚洲市场优势不再

新股市场不比以往热闹,或许是外资投行如今接连在亚洲投行业务上裁员的重要原因。

彭博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亚太地区的股票发行量比前三个月下降了近三分之一,而宣布的并购活动下降了21%。

德勤中国6月2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提到,截至今年上半年,内地市场约有174只新股融资2095亿元人民币,数量上较去年同期上升2.9%,但融资额则下降32.8%。

不过德勤也预测,在经济及商业活动逐渐恢复、中央政府稳中求进的经济政策及措施以及新股常态化发行的支持下,预测2023年A股市场将会录得430只至510只新股,融资大约6200亿至6990亿元人民币,高于2022年的424只新股,5868亿元人民币融资额。

另一个日渐明显的趋势是,外资投行在中资企业IPO业务中的份额正在持续萎缩。

美国Dealogic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外资投行参与的中国内地IPO金额2.97亿元,参与度已降至2009年有纪录以来的新低——2009年40.8%,2019年近20%,2022年仅3.1%,而2023年以来只占1.2%。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4月-6月,已陆续有第四范式、科笛集团、药师帮三家港交所拟IPO企业宣布与高盛解除整体协调人合作,其中第四范式直接改聘中金香港作为整体协调人,后又新增了建银国际、招商证券(香港)及招银国际三家具有中资背景的整体协调人。

对此,有券商投行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外资投行对中国企业的理解程度比不上中资券商,过去一段时间,海外投资者热衷于追逐中资企业,发行人会为了引入海外投资者而选择外资投行。可如今热潮退去,外资投行已很难帮助发行人对接到足够多的优质投资者。

华尔街年内裁员过万

英国《金融时报》16日的报道称,美国华尔街几家大型银行今年裁员人数共计将超过1.1万。

美国花旗银行告诉投资者,计划到二季度末完成裁减5000人,主要集中在投资银行和交易部门。此前,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银行裁员数以千计的员工。

“这可能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们见到最具挑战性的就业市场。”招聘咨询企业米高蒲志公司主管银行业和金融服务的马克斯·凯姆尼策评论道。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启动加息周期前,美国市场并购和交易活跃,促使华尔街各大行大量招人。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摩根士丹利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等华尔街五大银行在全球员工总计88.2万人,与2022年底员工总数几乎相当,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10多万人。

今年一季度,高盛是唯一一家大幅裁员的华尔街大行。其员工人数当季减少6.4%至4.54万人,裁员幅度达多年新高。摩根士丹利员工人数同期小幅减少至近8.23万人。

然而,随着美联储启动加息进程,并购活动开始放缓,华尔街对今年投行业务利润的期许落空。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球投行业务收入减少大约16%,至437亿美元。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