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海岸港口罢工令该国零售业忧心忡忡,担心若罢工持续下去,恐将引发另一场全国性的供应链混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等众多商业团体的压力下,白宫将美国代理劳工部长苏维思(Julie Su)派往旧金山,与进行劳资谈判的雇主团体——太平洋海事协会 (PMA)和国际码头和仓库联盟(ILWU)进行会谈。

当地时间13日,白宫方面表示本周在解决美国西海岸港口码头工人和雇主之间的僵局方面取得了进展,PMA和ILWU同意休战,码头工人方面表示将在本周末之前恢复正常工作时间,而有关的新合同谈判则仍在继续。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 (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发布最新供应链报告显示,如果在6月底之前仍未达成劳资协议,则非必需消费品,尤其是包括儿童服装在内的返校用品,从季节性的角度来看尤其容易受到影响。

白宫介入港口罢工

西海岸港口的劳资协议于2022年7月1日到期。此后,劳资双方进行了近一年的谈判,但并未取得实际成果,工人们则一直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工作。

6月6日以来,洛杉矶港和长滩港装卸货物的工人开始罢工,这导致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实际上进入了关闭状态。

6月10日,代表码头运营商的PMA发布公告表示,西雅图港因ILWU拒绝派遣工人到集装箱码头作业而关闭。

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港口中断15天,可能导致每天50亿美元经济损失。

在此情况下,美国商会致信美国总统拜登,敦促他“立即介入并任命一名独立调解人”,以帮助解决西海岸港口的劳资谈判。

美国商会称,上一次使用联邦调解员是在2002年的港口劳资谈判期间。当时,西海岸港口停工11天,给美国经济造成约100亿美元的损失。一些托运人团体也呼吁总统介入谈判,理由是担心在关键的航运季节出现延误或再次出现拥堵。

“与ILWU-PMA谈判相关的罢工和停工并非没有先例。”美国商会运输、基础设施和供应链政策副总裁德雷克表示,“过去20年的每一次谈判都至少出现了短期的服务中断,但任何服务中断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最终扰乱供应链并损害企业”。

鉴于这种情况,许多托运人已将货物从西海岸港口转移到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

克拉克在给拜登的信中说:“上个月(洛杉矶和长滩)邻近港口的综合集装箱进口量同比下降38%,降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些(货物)转移可能会成为永久性的,对这些港口周围的当地经济造成持久的损害。”

不过,据集装箱咨询公司CTI Consultancy分析师莱恩 (Andy Lane)称,目前除西雅图外,美国西海岸沿线港口的情况目前看起来还算可控。

“西海岸的情况还算不错。”莱恩在13日的采访中表示,距离许多码头开始发生零星的罢工行动已经过去12天了,“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似乎跟上了需求的步伐。在过去的两天里,奥克兰港已经完成了六艘船,但还有六艘在工作,两艘在等待,还有六艘在路上。”

谁是赢家与输家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的最新报告显示,如果劳资双方的争议能在6月解决,对季节性零售业的影响可能较小。如果不能解决,则儿童服装在内的返校用品,从季节性的角度来看尤其容易受到影响。

磐聚网(Panjiva)的数据显示,6月占2017~2022年期间美国年度海运进口的8.2%,同时,7月和8月分别占8.8%和9.0%。

具体而言,服装和休闲产品在7月和8月的占比略高,7月分别为9.5%和9.7%,8月分别为12.0%和10.2%。其中服装的季节性部分是由返校季的童装和鞋类推动的。

磐聚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31日的12个月里,西海岸港口进口的儿童服装、鞋类和背包占该类别在美国总进口额度中的54%。

历史上,儿童服装的进口量在6月和7月达到顶峰,而背包的进口量在5月达到顶峰。

从宏观数据上看,2023年4月美国商品进口按名义美元计算环比下降5%,同比下降5%,而进口环比增长2%,但同比下降7%。经通胀调整后,进口同比下降2%,其中消费品进口下降12%,食品和饮料下降9%。

磐聚网数据显示,继 4月之后,5月份美国海运集装箱货物进口量同比下降16%,下降速度最快的是非必需消费品,下降了26%,材料(包括化学品、金属和包装)下降了18%。

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2023年5月的进口比2019年5月的水平下降了3%,其中包括过去四年实际上没有变化的非必需消费品。

在加利福尼亚州从事货代多年的美线专家罗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线上通常感恩节、圣诞节假期才是最大的消费季,而第二季度没有重大的节假日。

在他看来,今年第三季度开始,美国的进口量会比现在的谷底水平有所增加。“一旦货量开始恢复,比如下半年起反弹至正常水平,美国会再现塞港,但程度不会与2021年相提并论。总的来说,美国后端的物流问题,包括基础设施问题还会重现,只是程度不再有疫情期间那么糟糕。”他称。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