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企全面退出LCD(液晶显示器)领域,面板行业仍处行情底部背景下,面板巨头就面板尤其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的市场争夺加剧。
日前,据韩媒报道,京东方及其子公司对多家三星在华公司提起侵害发明专利权诉讼,相关案件于5月中下旬在重庆首次开庭审理。有业内人士表示,京东方此举可能是对三星此前在美国发起专利侵权诉讼的“回击”。
今年1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接受三星显示针对美国17家零件批发商的专利侵权诉讼。三星指控这些厂商在维修智能手机显示器时使用廉价的中国面板,这些产品侵犯了三星的知识产权。业内认为,虽然三星并未点名,但实际指向了京东方等中国面板制造商。
(资料图片)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此联系采访京东方及三星中国方面,其表示,不对相关外界传闻发表评论,暂没有新的进展内容发布。不过,业内多认为,诉讼消息传出的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当前面板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在韩国面板巨头三星、LGD相继退出LCD领域后,OLED面板成为面板巨头争夺的焦点。此前,三星在中小尺寸、LGD在大尺寸OLED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不过近几年在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中国面板厂商的冲击下,地位受到挑战。数据显示,2019年,三星在OLED屏上的市场份额高达88%,而到了2022年已降至60%;中国厂商的份额则从2019年的3%上下增长至30%。2022年京东方凭借13%的份额超越韩国LGD(LG显示),仅次于三星,且全球前十中有五家是国内厂商。
OLED争夺战打响
中韩面板产业的竞争由来已久。过去30年,面板产业的竞争主要在东亚地区展开,面板产业从日本起步到向中国台湾、韩国转移,再到中国面板产业迅速崛起,目前全球面板产业基本已形成中、韩两强竞争格局。
由于面板产业目前仍处下行周期,绝大部分面板厂商都在承压经营。日本面板企业JOLED甚至在今年3月27日宣布,因持续亏损以及过高的负债,正式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日本面板势力的进一步收缩,以及全球面板市场的低迷,为全球面板巨头颠覆原有格局提供了新机遇。
基于竞争路线和技术重点的选择,韩国面板巨头目前已相继退出LCD领域。2022年6月,三星关闭在韩国的最后一条LCD面板生产线。今年一季度,LGD出售最后一条广州8.5代LCD生产线。东海证券指出,LCD已演变成中国面板厂商称雄独霸的格局,目前中国厂商产能占比超60%。
“LCD领域前些年竞争十分激烈,内卷严重,韩国面板巨头转而将重点放到了自己布局多年、优势明显的OLED领域”,一位面板产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原想在这个面板领域的“下一站”占据绝对优势,没想到这么快受到中国面板厂商的有力挑战。
OLED面板具有主动发光、轻薄、响应速度快、色彩丰富、分辨率高等特点,广泛适用于手机、车载显示等显示设备上。由于自带这些优势,从2017年苹果手机开始采用OLED屏替代LCD屏开始,目前越来越多品牌和型号的手机已采用OLED屏幕。国际OLED协会表示,到2023年OLED面板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0.7亿块,占智能手机的84%。
也因此,尽管近两年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消费电子产业仍处于下滑态势,OLED市场仍迅速增长,渗透率稳步提升。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柔性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约1.04亿片,同比增长约20.8%。
与此同时,过去几年中国与韩国在OLED屏幕的市场份额差距大幅缩小。
Omdia《中小尺寸型显示器时长追踪报告》显示:2022年,三星在中小型尺寸AMOLED占据56%的总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京东方年度首次超过LGD,占12%位列第二。此外,第3—5名分别是LGD、维信诺、和辉光电,前五名合计市场份额超90%。
这种竞争态势延伸至今年一季度。CINNOResearch最新研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三星显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0.7亿片,同比下滑32.7%,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70.2%缩窄至53.3%;同期京东方出货量约0.3亿片,同比大增68.4%,市场份额21.3%,首次超过两成,进一步缩小了与三星的差距。
以苹果手机为例,三星很长时间都是苹果手机的OLED屏幕独家供应商,不过近几年,京东方打入“果链”,越来越多的苹果屏幕开始采用京东方OLED屏幕。对苹果来说,这是摆脱对三星的依赖和强化对供应商掌控的举措;对京东方而言,通过苹果严苛考验,是对其OLED屏幕品质的肯定。
两分天下?
在可预见的将来,OLED的渗透率仍然会持续提升,各家面板厂商也在持续加码。
Omdia近日预测苹果会在2024年将OLED面板率先应用在iPad Pro中,并且到2026年,苹果可能将会推出折叠屏iPad。该机构称,这意味着IT OLED面板的出货量今年将达1290万片,到2024年将翻一番,达到2540万片。
为确保苹果iPad和MacBook订单,三星电子和LGD斥资数十亿美元扩充中型OLED面板产能。
除了继续深耕LCD领域,中国面板厂商在OLED领域也在全面发力。广发证券研报显示,京东方三条柔性6代OLED线已建设完毕,其中,成都、绵阳产线均已实现量产,重庆产线正在产能爬坡阶段。此外,TCL华星、深天马、维信诺、和辉光电等均已布局6代OLED产线并实现量产。
京东方在4月4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考虑建设第8代或更高版本的IT OLED生产线。
近日iPhone 15消息频出,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更直称,若未来数月的开发与生产顺利,京东方将一跃成为iPhone 15与15 Plus的最大屏幕供应商,供应比重约70%,超过三星、LG。
而在大尺寸面板领域,韩国LGD主攻W-OLED,三星显示生产QD-OLED,LGD在全球占据着明显优势。
中国面板厂商则将重点放在成本更低的差异化路线上,比如TCL华星押注印刷OLED技术方向,过去几年,TCL华星通过对日本JOLED的投资合作,已获得印刷OLED相关专利授权。维信诺也搭建了试验线,积极推进大尺寸OLED相关研究。
而京东方则选择了全面布局的策略,京东方在合肥搭建了蒸镀W-OLED、印刷OLED试验线等。“全面布局的动作只能由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巨头来完成,虽然耗费更多的金钱精力,但不错失风口,以足够的耐心和家底等待不同技术路线竞争的明朗化。”上述面板产业观察人士表示。
据Omdia预测,单看已公布项目,到2026年,中国OLED面板产能有望占到49.04%,与韩系OLED面板厂商平分秋色。
韩国《朝鲜日报》此前警告韩国OLED产业,尽管韩国厂商还在独霸OLED面板市场,但中国厂商在LCD面板上发生的故事,很可能在OLED面板上重新上演,超越韩国厂商甚至也只需要5年。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我国OLED技术发展起步较晚,此前中国面板产业多采取跟随策略,一方面是专利技术储备较薄弱,另一方面,跟随策略虽然风险较低,但也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据KIPO最新调查,2011—2020年韩国的OLED专利申请量5384件,占比43%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专利数3273件,占比26%位居第二。这也成为文章开头中韩面板巨头互诉消息传出的一个背景。
业内人士提醒,虽然近些年中国面板特别是OLED面板领域进展迅速,但三星等韩国面板巨头在OLED布局多年,技术、专利、人才、产线良率等方面积淀深厚,虽然中国面板厂商近两年市场份额增加迅速,却是牺牲利润以更低价格去抢占的这部分市场,且多集中在国内手机等消费电子品牌改用国产面板上,因此,中国面板巨头依然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足的准备,以及继续做好技术专利积淀和产线良率提升工作。
京东方执行副总裁、显示事业首席执行官高文宝曾在业绩交流会上坦言,“OLED投入非常巨大,加上市场对价格的强烈诉求,盈利在当前来讲是非常有难度的。”
“说到底,面板产业拼的还是技术、良率和成本优势。”上述面板产业观察人士表示,技术专利需要巨额研发投入和长期积淀,否则很难突破这个壁垒。此外,就是通过升级产线、提升产品良率以及成本优势来制胜未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