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胡天姣深圳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不太会用‘转向亚洲’这个词,因为我们一直在亚洲发展。” 汇丰集团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GBM)行政总裁高国扬(Greg Guyett)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称。

Greg Guyett在深圳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投资亚洲意味着必须投资中国市场,汇丰正将更多的资源投向香港地区,帮助客户通过各种不同的互联互通机制进入内地市场。

这是疫情后Greg Guyett首次来到中国内地,出席汇丰面向全球投资者的中国市场推荐会。

他表示,汇丰GBM正沿着中东-亚洲整个走廊进行大量投资,从利雅得,到印度,经由中国香港,再至中国内地。“海外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市场非常感兴趣,我们进行了很多关于‘何时是重新增配亚洲与中国资产的好时机’的讨论。”

其说,本质看,海外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持有积极的评价,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成功地建立一个以消费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催生出更庞大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

促进中东与亚洲资金的双向流动

《21世纪》:国际经济可能发生温和的经济衰退,但投资者目前是否对经济前景有些过于悲观?

Greg Guyett:市场的低迷情绪不一定完全出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实际上,市场有一种相反的担心,即美联储在加息方面会比预期的更积极。

市场同时也可能有些自满。美国经济近期显示出一些减弱的迹象,4月通胀低于预期,但就业市场目前仍然非常强劲,也仍然有大量的财政刺激措施在发挥作用,如通胀削减法案等。

因此,预言家们在谈论经济衰退,但市场却没有真正在意,市场的表现也正在创下新高。美国目前的消费信贷市场非常有韧性,似乎并没有太受宏观环境的影响。

《21世纪》:全球宏观经济形式、供应链重塑、产业升级,这些对于全球性银行开展业务来说意味着什么?目前在重点关注哪些领域,如何匹配资产投资和业务?

Greg Guyett: 我们一直努力为有国际业务需求的客户提供服务,范围涉及交易银行业务、融资,并购等。中东和亚洲之间的经贸走廊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因为有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流动性市场投资正从中东地区转移至亚洲,某种程度上这跟石油和天然气的贸易格局有关。

我们亦在关注亚洲区域内部的经贸活动,因该地区一些经济体的持续增长,以及区域内的供应链布局重塑,使整个亚洲的贸易和经济增长率均高于西方市场。

汇丰正在对中东和亚洲地区进行大量的投资,以支持中东和亚洲间资本的双向流动。以沙特阿拉伯为例,该国正在努力打造满足不同需求的旅游生态,中国的很多休闲生活品牌正成为其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中国很多成熟的科技企业正向沙特等中东市场拓展,面向当地庞大且注重数字化体验的年轻群体。

在亚洲,特别是中国持续进行投资

《21世纪》:亚洲市场是汇丰整个集团的战略重点,对于你的团队而言,“转向亚洲”意味着什么,又将如何“转向亚洲”?

Greg Guyett:我通常不太会用“转向亚洲”这个词来定位我们的GBM业务,因为首先,我们发源于亚洲,一直在亚洲发展。

其次,我们服务的跨国企业和投资者与亚洲市场有高度的关联性,许多公司的总部设在欧美地区,但贡献了我们在亚洲很大一部分收入。

我们的亚洲战略重点首先是确保在该区域内进行更多的投资,提高产品竞争力,支持亚洲主要经贸走廊的发展,协助更多资金流入中国市场。我们正沿着中东-亚洲整个走廊进行大量投资,从利雅得,到印度,经过香港地区,再至中国内地,这条走廊充满潜力。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投资亚洲意味着必须投资中国市场,后者是该区域内唯一一个具备足够体量的经济体。因此,我们正将更多的资源投向香港地区,帮助国际客户通过多个互联互通机制参与内地市场,同时也在香港地区、中国内地、东南亚市场持续加码托管和支付业务,以支持其他地区客户与亚洲的投资往来。

我们留意到,有些竞争对手在缩减其在亚洲的投行业务,但我们却认为,亚洲恰恰有着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我们不仅是在保持,而是在持续增加对亚洲市场的投入,尤其是香港和内地市场,包括发展设在前海的证券公司,促进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

《21世纪》:这其中,香港处于怎样的定位?

Greg Guyett:香港是我们发展业务的核心市场之一,它是海外资本进入中国内地的一个关键渠道。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市场非常感兴趣,在交流中,我们进行了很多关于“何时是重新增配亚洲与中国资产的好时机”的讨论。

中东投资者,无论是主权财富基金还是富裕家族,都在向中国内地市场配置更多的资金。在这一过程中,香港作为资金通道的作用就很重要。

目前,局部受到利率、货币(汇率)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保持观望的操作策略,我不认为这与地缘政治有关,它实质上与市场间的估值比较有关。

《21世纪》:中东投资者具体关注中国市场哪些领域?

Greg Guyett:随着亚洲在全球GDP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中东机构投资者对该区域的兴趣升温。其实,不只是中东投资者,全球投资者都或多或少地转向亚洲市场,我们将其视为一种根本性的转变。

显然,中国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终端市场。例如,中国的游戏产业非常领先,一些中东主权投资者在股市、债市之外,也在对中国的电游企业进行投资。

还有,鉴于中国在技术和制造业方面的实力增强,消费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本土消费品牌与产品,如在汽车领域。

另外,投资者在关注中国金融市场的同时,更多的直接投资也在持续流向下游制造业,例如能源材料的提炼和加工等。

长期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持相当乐观的态度

《21世纪》:如何看待中国债市与股市的扩大开放?鉴于境外投资者,特别是长期资金,逐步将人民币债券作为其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Greg Guyett: 中国在这一方面已经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深度开放也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中国本地银行非常具有竞争力,但债市融资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互联互通机制有助于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开放,其中,债券通是最直接的刺激因素。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债市体量仍然相对较小,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股权资本市场发展良好,根据不同公司的业务成熟程度、公司治理结构等指标,通过不同的交易所为其提供融资渠道,激发股权资本市场的活力。在吸引一些行业的内地企业上市方面,香港也非常具有吸引力。

《21世纪》:整体看,投资者应如何看待中国的金融与资本市场开放?

Greg Guyett: 长期投资者对中国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因为中国市场有着广泛的增长机遇。

投资者将中国视为一个庞大的、具备流动性和增长性的市场。虽然在操作层面,部分投资者目前对中国市场持风险规避态度,但正如此前所述,他们仅是出于估值考量。当市场认为美国经济已经足够放缓时,这一情况将发生改变,更多的投资将涌入中国市场。

因此,从本质看,海外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持有积极的评价,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成功建立一个以消费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催生出更庞大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

《21世纪》:就你观察而言,目前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恢复程度如何,恢复的关键之处在于哪些方面?

Greg Guyett: 我想要再次强调的是,大多数投资者对中国的看法主要是受经济、汇率等基本面因素驱动,但同时,投资者也需要时间来了解市场,理解政策。

中国跨境往来恢复常态是一项广受欢迎的政策,但部分投资者对时间点感到意外,此前可能尚未做好准备。随着时间的积累,投资者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政策方向。可以看到,在过去几个月内,政策在逐步明晰,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政策落地。

几周前,我和很多德国或法国企业高层交流,他们对中国的发展非常乐观,也在同步加码对中国的投资。

提升亚洲产品服务投资与能力

《21世纪》: GBM是汇丰几大重要业务板块之一,如何评价它在第一季度表现?后续将如何布局?如何做好风险管理?

Greg Guyett: 2023年第一季度业务表现显示了过去三年业务重塑的成果。

我们将业务重点更多地放在服务具有国际业务需求的客户上,致力于在亚洲提升产品开发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我们将很多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活动从纽约、伦敦转移至香港,在当地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风险承担业务中心。

此外,我们加大对关键全球服务能力的投资,其中包括支付业务、证券服务、托管业务,以及投行融资业务。

同时,我们的运营方式也更加轻资本化,RWA(风险加权资产)在3年间减少约1000亿美元。资金周转速度亦在增加。

《21世纪》:全球范围内有哪些主要的业务动力增长来源?对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内不同业务有哪些预测?

Greg Guyett: GBM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亮眼。市场波动支撑了强劲的外汇业务表现,客户在外汇波动的情况下进行了大量的对冲活动。因外汇波动是受经济表现差异中的利率差异驱动,预计这一驱动力仍会继续,至少目前看来如此。

第二大驱动因素是不断上升的利率环境,我们对这个利率环境也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策略,以从利率上升中受益。预计利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高位。

另外,虽然我们在香港和中东的投行业务表现不错,但IPO和二级市场整体来说依然比较疲软,对承销和交易等业务还是会带来影响。我期待看到股权资本市场在今年下半年的复苏。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推荐内容